【“红尘有你”征文获奖篇目选评之八】建立在悖论之上的深刻揭示

辛贵强散文《半个城里人》赏析

作者:夏冰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4-07-26   阅读:

  
  文风劲健,表达入骨,辛贵强散文《半个城里人》多角度、多侧面着笔,深入开掘,以其鲜明凌厉的语言风格和题旨揭示,令人瞩目。
  围绕一批又一批村人进城的现状,作者擅长撷取生活中不同人不同事,巧妙裁剪嫁接,让文本形成先按面综述,次按点——包括被小偷吓怕的兴财,被碰过瓷的程老六,被一泡尿憋怕的菊花娘……等人颇具戏剧性的经历来叙述,然后述说妻子对村庄生活的深情留恋,接着说大妹两口子奔波于城乡之间的无奈,以及与进城后接孙子的兴财对话,与大家伙儿的聚会唠嗑……这样的结构格局。如此,全文点面结合,手法各异,犹如一幕幕情景剧,让人看到了各色人等在“城里人、村里人”这个命题下的本色出演。其中,以细节取胜是每一章节共同的特点,像被小偷吓怕的兴财,像妻子把城里的家当做了村里的招待所,接待村人时兴头十足,鲜活得像是换了个人一样,大妹公公对牛和土地的执着守护,几近顽固不化以及对子辈的深刻影响,接孙子的兴财跟“我”聊天时对县标的大光其火……亮点频出,语言形象,妙趣横生,不仅各色人物活现,留给人深刻的印象,而且还给予人无尽的思索。
  首先值得称道的是文章标题,“半个城里人”,不但给人新颖感,而且它还是着力表现文章核心的“眼”。用它做标题,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半个”是咋回事?未读全文,先看标题,已经生发了一种阅读欲望。作者精心围绕这“半个”来下笔,所以接下来我们就看到,那些村里人已经在城里安营扎寨讨生活了,已经成了城里人了,但只是半个,不是一个。既然是“半个”,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那么另外“半个”在哪里?在村里。为什么会在村里?是什么牵绊着他们?老人?土地?对,还有什么?乡村情结。就是说,对比来对比去,总是觉得城里没有自己那个既穷且脏的村子好。村里究竟有什么好?让我们来看文中的一处描写,足可窥斑见豹:
  “上下午往地里走时,在一个方向的女人们你喊喊我,我催催你,一路叽叽喳喳,像刚出窝的喜鹊。各在各家地里干活时,闷了就互相喊着拉家常,戳着笑点便没心没肺放肆地笑。早午晚吃饭时,妻子爱端着碗出去,与邻家的人坐在院前树荫下,边往嘴里送饭边胡七马八地喧。空气中弥漫着乡村特有的泥土味,花草味,骡马牛驴的屎尿味,可饭场的红火劲儿加这些混合味,就像湖南人的辣椒,山东人的大葱,山西人的醋,特别帮他们下饭。”
  为什么乡村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为什么他们宁愿把魂留在那里?这些极富表现力的文字,极尽描摹、渲染、状写之功,通过一组组镜头来说明,来映照,于是,“村里”的“好”,村子的魅力,就分外立体鲜明地钻心入肺了,让人信服之余,深深感佩。尤其是于上世纪生活在村里的人读来,越发有一种亲近感。
  更让人感受深刻的是,文章呈现出来的思想含量。
  时下,越来越多的乡下人举家迁住到了城里,这是一种大趋势,不是谁能够左右得了的。或者为了做生意,或者为了过把城里人的瘾,或者为了孩子上学,他们不惜牺牲自己,不惜辛苦自己,忍受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做起了所谓的城里人。既然住到了城里,按说可以好好享受城市生活,充分体会城里人的“优越性”了,然而并非如此,正所谓住在城里不等于就是城里人。几年下来,他们谈吐变了,着装变了,或许你从外表上看,他们俨然成了城里人,可其骨子里,还保留着浓浓的乡村情结,那份对故土乡村的亲切和不舍,绝对不是你人住到了城里,就会全然丢弃的。真正变成城里人,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一点,我们在该篇散文中,得到了显明的印证。
  我们看到,一方面,他们人虽在城里,但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与人相处,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判断,生活中事无巨细,都无法真正融入到城里人的圈子里。生活环境改变之后,生活质量未必跟得上,生活情趣未必跟得上,自小形成的生活习性,个体修养,再加上所接受的参差不一的文化教育熏陶,会左右人的一辈子。比如“我”的妻子,她最初还能乐滋滋伙同几个乡下来的邻居女人一起逛大街,日久天长就腻歪了,“闷闷的变成个木头人”,就无比怀想其乐融融的乡下生活了。一旦村里女伴找来,她就“活”了,“陪着她们满街跑,并把她们拖到家里来吃午饭。……来人边吃饭,边和妻子聊村里新发生的事,妻子不失时机哇哇哇哇插话点评,一副找到感觉的样子。”两相比较,判若两人;另一方面,所谓“城里人”的光环,所谓城里人的光鲜,其实只是一种假象,或者是有所约束的光环,是受到限制的光鲜。城里人的紧张憋屈艰辛烦恼,村里人并不曾体会感受,所以,就算是真正成了城里人,也会因为城里的种种不适而熬煎、痛苦,那种如影随形的尴尬、失落、无奈,窘迫,无时不刻不在折磨着他们。
  乡村群体构成在城市化大范围扩展的情态下土崩瓦解,已是不争的事实。诚如文中所言,老一辈,骨子里对土地、乡村牵肠挂肚,无法割舍;第二代人,是真正的两栖人,常年两头跑,奔波于城乡之间,置身不上不下、不城不乡的尴尬境地;第三代人,就算是城里空气再不好,人和人之间再冷漠,也不会轻易改变扎根城里坚持生活打拼未来的信心和决心,这同时也是其父母对他们的期许,尽管还掺杂着丝丝缕缕的矛盾心理。尤其是第二代人,不管是那个老旧落后的乡下的家,还是这个貌似现代意味浓郁的城里的家,都是活生生地把他们的心分成了两半的。文中说妻子的人进了城,心却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城里,一半在村里。这个说法很形象,很真实,有其代表性。这样揪着心、牵着魂的滋味,是一种折磨,这种折磨,可以说是潜在的,是终身的。除了要照顾的父母双亲,除了要作务的庄稼田地,住在城里的他们很轻易会想起乡村生活的融洽随性,本真质朴,悠然自得,去衷心怀念曾经的乡村生活。对比之下,失落感更甚。这样一种“夹生”的生活况味,绝对不会随着日月的逝去而淡化,而是会渐渐成为心理上的痛感,一旦意识到,就像针刺一样,深深入心,拔除不得。
  除此之外,置身城里的乡下人,对城市文化的正确认识有难度,理解有偏差,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关键是缺乏认识理解的心理基础。老兴财关于“县标”的糊涂不解进而恼火以至骂骂咧咧,就很能说明问题。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碰撞。要让乡村来的人彻底理解并接受城市文化的内涵、价值,实在不容易,而且站在当前严峻的现实民生现状之下看,老兴财所言“把你说的那些话在墙上写成大标语,不一样是宣传吗?不能把这几十万省下来,救济了活不过去的老百姓?”,也不是没道理。当某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纷纷上马并造成负面效应之时,老百姓肯定不好理解,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也便是必然。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着想办事,还是搞花花架子走形式主义甚或花红柳绿给自己仕途增添点缀砝码?也是很考验人的。诚然,真正对人的思想和精神能起到作用的城市文化无可非议,也值得大做特做,但能否在做的同时适当考虑当地经济整体情形、老百姓整体生活状态?尽量做到契合民心?
  所以在当前这样的严峻局势下,该篇文字对住到城里的乡村人这个身处城乡节点上的群体之心理纠结困境能够予以足够的关注,就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和良知自觉。毋庸讳言,努力摆脱农村落后的生存环境,尽量享受城里的文明时尚生活,是人类进步、社会改良的目的,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是辩证的统一体。城里也好,村里也罢,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孬。如果能把两者的好统一起来,才是最好,不过这显然是痴人说梦。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大片土地消失,诸多乡村学校被撤并,大量务工人员以及陪读家长陆续离开自己山村里的家进城,那些山里的村庄先是有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然后就逐渐成为空村,城市对乡村的侵蚀越来越烈,就算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子里,也难寻根本意义上的让人怀念的自然随性亲切热闹,很多物欲潮流影响下的东西趁虚而入,乡村文明的式微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我们这些成长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至今犹记得小时候跟在父母脚后欢天喜地拾麦穗的情景,而生活在城里的乡村第三代人居然不相信白面是从地里种出来的,这种对生命之“根”的无知、漠视已经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
12
  审核编辑:瘗花秀士   精华:瘗花秀士

上一篇: 《 布衣乡贤著风流

下一篇: 《 聂小倩的人性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瘗花秀士:
  社会发展不均衡,是人往高处走的根源,基于更高标准的生活要求,农民们进城打工,改变现状,乡村少年勤奋苦读,跳出“农门”,都是为了活得更好。   在这些蔚然大观的社会现象背后,留下了车难载斗难量的悲喜剧,也上演了无数成功的励志剧,国人被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面貌,还有文化认知、思维模式、道德准则、社交方式等等,这一切都令初为居民的农民们感到困惑,当人际关系被防盗窗牢牢隔离,当坦诚相待变成了勾心斗角,当心灵与环境一同荒漠化时,他们已回不到曾经的家园,这是一种经久不愈的文化之觞。   在移民心里,永恒不变的主题是乡情,中国人是生活在时间单位里的动物,自古信奉“父母在不远游”,恋土思亲是一种世代传承、根深蒂固的习惯,非不得已谁愿意离开故土与双亲?辛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他善于刻画典型人物的特长把一个个处于这种变迁中的乡村人物呈现在读者面前,起到了很好的代入感。夏冰的评论见解深刻,剖析透彻,与原文互为补充和映衬,为读者欣赏这篇文章起到了深入浅出的作用。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5

  • 花落无声

    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解析,客观的评论,是我读这篇评论文章后的感受。感谢并向夏冰老师学习!再去欣赏原作,似乎能够读出更多味道了。

    2014-07-27

    回复

  • 小晓追梦

    向夏冰老师学习,精读细写。

    2014-07-27

    回复

  • 黄叶斌

    文章与点评相得益彰!
    祝贺老兄获奖!

    2014-07-27

    回复

  • 黄叶斌

    文章与点评相得益彰!
    祝贺老兄获奖!

    2014-07-27

    回复

  • 夏冰

    秀士兄辛苦了,很精彩的按语。
    一并谢谢三位老师!

    2014-07-27

    回复

  • 火飞娃

    《半个城里人》是一篇十分难得的佳作。虽然作者自谦有瑕疵,但这篇文章在我看来瑕不掩瑜,多人物的变迁显示出作者极强的文字叙事功力。具有相当的气魄。

    2014-07-26

    回复

  • 火飞娃

    至于处在夹缝中的“我们”,则只能是“半个城市人”,把家分成了两半,“根”的迷茫和“魂”的游荡只留下了无奈的叹息。作者惟妙惟地刻画了一系列下层人民的形象,如木匠兴财、程老六、菊花娘等,并把他们进行了精准的漫画式处理,通过揭示普通人的不同生活多角度地反映出整个时代的人物生存状态,表现出了作者对世事的深透了解和领悟。

    2014-07-26

    回复

  • 火飞娃

    正如我在总评中所说:《半个城里人》以祖孙三代的时空跨度展现了从农村人走向城市并在城市扎根的迁徙过程。在农村人的眼中,城市是一个过于完美的梦想,但他们其实并不了解什么是城市,甚至不了解他们自己。我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难道来县城就是城里人了吗?父辈的人扎根在农村,他们出不来,就像《寂寞的手机》中年迈的奶奶,连楼房都住不惯,根本不能适应城市里的生活;而孩子们则是完全扎根在城市里的一代,他们没有见过农村,眼里只有肯德基和麦当劳,他们也回不去。

    2014-07-26

    回复

  • 太行风

    同时感谢秀士管高屋建瓴的精深按语,祝老友夏安!

    2014-07-26

    回复

  • 太行风

    写这篇文字,我其实也处在深深的矛盾之中。乡村人大量进城,一部分人出于对更高更好生活的追求,一部分人是因孩子上学而被迫,年轻人则完全是叛逆式的出逃,总的趋势是城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涉及到进城农民生活习惯、思想情感、文化理念的与县城的诸多碰撞。与其直接相关的是,土地、粮食问题,留守老人问题,乡土文化的保留问题,等等。因此,我说不清到底是利大,还是蔽大。城镇化发展是必须的,一个农业大国走强国之路行不通,可乡村的大面积快速消退,弊病也相当大,诚如你所说,我因此处在一种两难状态中,没有基本立场,就只能客观写象了,让能者去替我想明白吧。

    2014-07-26

    回复

  • 太行风

    非常感谢夏冰老朋友对我的掘作精辟、犀利、深刻的专评。我的这篇东西,本来刚刚脱手,还准备做进一步修改,可因参赛的《挑战父亲》非首发,秀士催我换,便急急发上来。后来自己看,发现了很多问题,如第一节概述多,像个总序,不好。后来,我看见县城边,有喜鹊在交警四层楼上的电信发射塔上做窝,就找到了新的开头法,可以通过借喻的形象表达,拖出乡村人到城里来的种种不适宜。发在这里的文本,就只能留下遗憾了。我要说的是,文章的确存在不匹配的问题,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包括最后一部分,也在我的修改计划之中。

    2014-07-26

    回复

    • 夏冰

       太行兄不必自谦。当然,对作品精益求精是成熟作家的素养,当赞!
      该文在兄的加工完善下,必然更加精彩!

      2014-0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