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山塘画舫来

江苏行二

作者:老百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4-08-08   阅读:

  
  2013年7月4日,我们从留园出来,大巴士载着一行游客又来到古城苏州西北部的七里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苏州一日游”的第二站。
  唐宝历二年(825年),唐代“魔”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在山塘河的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山塘河也被誉为“东方水街”。
  山塘老街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老街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五芳斋、乾生元等小吃店;也有吴韵茶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紫檀木雕、石雕、刺绣等特色商铺。
  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横跨山塘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星桥、彩云桥、普济桥、望山桥和西山庙桥。
  当画舫载着我们一波三摇的行驶在山塘河,就进入了这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独特风貌之中。看横跨在山塘河的通贵桥桥孔与水中的倒影,浑然一圆,曾让建筑大师贝聿铭为此击节叫好。乘一叶画舫,听一曲丝竹,真可谓“一声柔橹一销魂”。
  沿河的石栏杆、水码头,有的挑前,有的缩进;那河滩踏步是用石条凌空架起的,石条的半截砌在驳岸里,半截露在外面,略有点参差,显得玲珑古拙;临水而筑的破旧小楼,前门是街,后门是山塘河,是典型的“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你看,高与低,曲与直,虚与实,藏与露,明与暗,和谐统一,相映成趣。苏州,就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纤姿弱态的江南风韵。这个“七里山塘”堪称经典的油画、水彩画取景处,一切都是如此原汁原味,浑然一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一阙江南颂,让我从学生时代就对江南旖旎的水乡风光神往不已,后来,看了影视作品,就一直在幻想中,那乌蓬船、阿婆茶、女儿红、斜襟衫,还有吴浓软语,而现在苏州的“七里山塘”,让老百亲身领略江南水乡古朴情调与淳浓韵味的一个缩影。
  老百静静的坐在画舫船头,任船儿为我开创另一段思绪,穿过古老的桥洞;两岸是粉墙黛瓦,简静雅洁。枕河人家,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这朴素安然的古镇;这与世无争的河流,这随意停泊的小舟,这平淡自足的生活方式;一切都去留无意,千年如一日的流淌着淡淡的风韵。在这个需要慢步细行的温柔乡,老百似乎忘却了都市的喧嚣,无谓人生的烦忧;遂作《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魔开,小桥流水画舫来。
  枕河人家红灯笼,何须海上觅蓬莱。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上一篇: 《 将军·明妃·大召寺

下一篇: 《 【魅力郴州】缘起东江湖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江南就如那温柔恬淡的女子,来了不想离开。既便走了,也会念念不忘。作者从七里山塘的由来慢慢展开一幅江南水乡画卷,随着他一起走走,定有收获。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沁芳闸

    老百老师,好久不见,又读到你的游记了。曾经熟悉的地方,但对你说的小吃最感兴趣。哈哈。

    2014-08-08

    回复

    • 老百

       感谢沁芳闸编辑,你辛苦了!这是老百写的江苏行游记系列。江苏是个好地方,我去年和今年总共去了四个城市,分别是苏州、无锡、南京和连云港,在空间里共写了8篇游记,原来本这篇与第一篇“苏州留园”合并一起的,现登录舞墨红尘,还是分开各做一章。有沁芳闸这样的友友鼓励,老百会更加努力的。

      2014-08-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