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酴醾度

酴醾度

作者:暮十一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4-09-21   阅读:

  
  【法善】
  
  我是普云寺一名佛家弟子,号法善。自小被主持领养,师父说我极富慧根,若专心参悟,必可大为,羽化而升。
  或许佛门修行之人,都有着某种特殊而难言的洞察,能事先知晓所谓的天机,幸恶之运,乃至生死之数。而我也不负期望,修为日增,超于常人。
  师父修道,已千年之余。我看着他白眉善目,仙风道骨,似有羽化而去的迹象。师父告诉我,他今世的修为已然满意,于凡间的功德已然尽心。等修满两千年,便去西天所谓的极乐之界,完成更大的救赎,普度众生。
  “众生普度”一直是师父教我的信仰。为了信仰,甘愿舍弃一切。
  师父积满两千年的修为,于一个风清云朗的晨曦,欣然睡去。普云寺之巅闪过一道明亮的紫光,划向西方。
  由是,我成了普云寺新一任主持。我叫法善,法行无边,善待众生。这是师父给我的名字和信仰。
  我并不向往西方,亦不眷念尘世,我于天地相交的普云寺之间,不过是个稍有天赋的佛门弟子,无欲无求,不知生于何处,亦不知,归于何方。但知师父于我的恩情,所以我甘心守着普云寺,甘心延承师父的信仰,度化世人。那么,普云寺脚下的凡尘,是我必去的修炼场。在我修为一千五百年的时候。
  
  
  三年
  苏州河的水流啊流,苏蒙府的人寻啊寻,奏响了这清晨第一曲乐章。
  苏蒙刚刚及笄的女儿苏龢,已初见体态,听说父亲有意在自己十五岁生辰的宴席上物色才品俱佳的男子为婿,这种她自小排斥的媒妁之言再次挑战了她的极限,于是,留书出走。
  苏龢是个喜欢自由的女子,对赋小有研究,通于音律,守静求善,向往真正的爱情,于她而言,那是一种,心魂的契合。
  一个人的逃离,没有慌张,仿是一次释放。天地间,永无穷尽的魅力召唤着她,她想,她应该行走,并寻找,那种契合。但只知行走的苏龢,却不知行于何方。茫茫世界,出了苏府,她就如一个新生儿,没有方向,缺少认知。
  走了一天的她,在一块石头上坐下小憩。环视四周,看见东方一条荒草匍匐的长道上,走来一个和尚,白衣袈裟,步伐稳健而轻快。左手持杖,右手端立于胸,作揖状。肩挂白色布袋,不见沉。
  苏龢微微震惊,于心里感叹到:好一个脱俗弟子,仙风道然。
  白衣和尚行至苏龢身边。苏龢正抬眼看着。四目相对时,苏龢看清了白衣和尚的清俊容颜以及侧面莫名忧伤的弧度。白衣和尚看着眼前的紫衫女子,如莲般的纯澈,清新动人。于他的法眼,这般纯净的灵魂,凡间确不多见。这与他看过的人,有着一种区别,具体什么,自己一时也难以解清。他只知道,他能一眼看穿这个女子,仿佛灵魂可以靠得很近。眉峰闪过一丝迷惑,经过苏龢石边,继续向前走去。
  苏龢一时反应过来,起身望着白衣和尚的背影叫道:“等等!”
  白衣和尚稍停脚步,苏龢连忙跑了上去。
  “施主何事?”白衣和尚语调温柔,微微躬身。
  苏龢腆然一笑,询问着说到:“大师可否为小女子指点方向?”
  白衣和尚看着苏龢的笑靥,感觉心里如被照亮阳光,瞬间有一丝暖意,却感到奇怪。
  “施主所谓的指点方向是何处迷失?”
  “呃,不瞒大师,我刚从家里逃出来。因为媒妁之言的婚姻确非我所愿。小女子向往自由,且暂不想谈论婚嫁。若非真心喜欢和认定之人,小女宁可孤身一人。可是,自小于家府长大,走了一天,对外面的世界,还真是摸不着方向,遂不知,该往何处去。”苏龢真诚而毫不忌讳的答到。
  白衣和尚再次对这个女子有种另眼相看的感觉。她的勇敢无畏与敢于追求,当下触动了他。
  “那么,施主想做些什么?”
  苏龢略显惊奇,不知这与大师的指点有何关联。但仍思量一番,说到:
  “我想做的,是多经历,多成长,多助人,多为善。”
  白衣和尚笑了,这是他于凡间度化以来,第一个不求自度,愿助他人,不怕历练,但求成长的人。也是第一个他看到的,如此纯净的灵魂。突感安慰,仿若瞬间找到了可以共通共行之人。
  苏龢略微有些怒意,自己见识不多,但心之所想从不觉得卑贱,从未想过说出后会有人笑话。
  “大师,苏龢自知能力有限,但从不觉得这些想法是丢人的事。这是我的信仰,我甘愿为之奔赴践行一生。请你尊重,也请自重。若你只是个招摇内空的弟子,或者本就无心指点,那么苏龢就此告辞,抱歉打扰。”苏龢说完就要离开。
  白衣和尚意识到自己的失礼,突然觉得心被牵扯,那所谓的信仰……看着正要离去的女子,快步上前。躬身作揖,说到:
  “施主,和尚本无心嘲笑,只是略感安慰,世间尚有如此纯善之人。冒犯之处,多望见谅。”
  苏龢停下,看着和尚认真的表情,怒意全消,又笑了。
  “大师有礼了。只是,如我之辈,比比皆是。大师何言安慰?”
  “施主未知,众生皆苦。然多的人,只知自己何苦,如何脱苦。甚至不惜为此陷他人于伤苦,以求自乐。这样的灵魂,已受凡尘俗利浸染,日益污浊。好逸恶劳,畏惧险难。空有表象,纯心已失。施主之心,坦荡自然,爱憎分明,肯求历练并誓于为善,不可与之等同,当为安慰。”
  苏龢仿是顿通佛理,如沐春风。
  “大师果然通情晓理,慈悲为怀。苏龢受教。苏龢初出,未免冲动无知。敢问大师所去何方?”
  白衣和尚望向前方,目光悠远而空凉。
  “茫茫凡尘,何以为方?世间疾苦,处处为向。蒙承师教,普度众生。”
  “那就是,大师也同苏龢一样,没有确定的方向。只是本着济世度人,何方有路,行至何方。何处有苦,落于何处。对吧?”
  白衣和尚看着苏龢,欣然点头,此女子聪慧过人,纯心向善,不可多得,着实讨人欢心。“施主已为同道中人。”
  苏龢笑笑,觉得一昔获益匪浅。“大师就不要再施主施主的叫了,叫我苏龢吧。敢问大师法号?”
  白衣和尚再作揖状,“和尚法善,法行无边,善待众生。”
  苏龢未知普云寺之灵地,更未知眼前的白衣和尚已是一千五百年的修为,只觉得有趣。不服输的她,又笑着说到。
  “我的名字也有来头哦,家父喜音律。‘正六律,龢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龢乃和,音和人和,是我们苏家的宗旨。”苏龢说着,突觉伤感,自己离家出走,怕是苏家上下,早已失和,乱作一团了吧。但已经不能回头,她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她一直觉得自己的身上,少了一些东西,无法完整,她必须去寻找。
  法善看着苏龢,如此真实,毫不做作,自然纯粹,这并非一个需要度化的人。打算就此别过。
  “苏龢姑娘,音和人和,也只有你回去了才能和吧。外面的世界并不适合你。和尚遇到你乃是缘分,愿你平安归去,我们就此别过。”
  苏龢看着法善转身,快步走到法善前面。
  “法善大师,既然你都说我们是同道中人,何不同行?缘由天定,既然相遇,何必错过?而且我不想回去,你应该明白。我总觉得这世间,必须要走一遭才完整。我不想浪费上天对于我生命的馈赠。我想,跟着法善师父,一定能学到更多,我也想多助人,多为善,大师何不成全?”
  法善震撼于苏龢的灵性与执着。自己活了一千五百年,从无所谓浪费生命之说,这对于凡间几十年的命途,该是一种怎样的悲哀讽刺。凡尘之人尚有如此纯净无畏的灵魂,尚有如此执着崇高的信仰,自己有什么资格和理由去拒绝阻挡?
  苏龢见法善晃神,以为仍有顾及,遂又说到:“大师一定是担心这样上路招人非议吧。我自小明白这些礼数和忌讳。不如我改装男子,当师父的修行童子。这样师父应该不会再迟疑了吧?”
  审核编辑:喻芷楚   精华:下寨龙池
【编者按】 古诗词主编   喻芷楚:
法善桑涯在于苏都是她生命中两个美好的相遇,佛不能渡去世间所有,唯尽心而已,在雾谷受妇人刺激苏跑出雾谷与桑相遇,她生命的爱情启动,如果人的一生能活在这样的境界里是多么美妙。


短篇小说主编   下寨龙池:
小说充满禅意,这种意境已经让人刮目。荼蘼花似酒,度人度己 ,个钟滋味,冷暖自知。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衣零

    十一,从昨天晚上一直看到今天中午,很难想象你怎样安静地坐在电脑前写出这篇宏伟的小说。你的回归对你而言是一次升华,对文学却是一次恩赐。这篇小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禅,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参悟,向你致敬!

    2014-09-23

    回复

    • 暮十一

       感恩衣零姐的投入阅读,这样一篇初次尝试小说的大一旧文,当时是一种精神解脱,尽管还有很多瑕疵不足,现在看来,却是一次难得的自省与自度,以致往后再对待感情与文字,都从容深敛豁达很多。而禅意,的确于我有很大影响助益。感恩每一个读者,我想的确应该着手新文表诚意了,旧文也多,激起情绪,丢完发新,奉茶姐姐,辛苦。

      2014-09-24

      回复

  • 喻芷楚

    行文漂亮,申请精华。

    2014-09-21

    回复

    • 暮十一

       感谢喻编,文长审稿辛苦,奉茶。感谢龙池君,简答几语,已道明笔者所思。

      2014-09-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