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非兼济天下 穷难独善其身

——《拨开水泊的迷雾》之四

作者:瘗花秀士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4-01-17   阅读:

  
  高俅不是个不学无术的普通地痞,词歌赋琴棋书画等“高尚士”的玩意儿他无所不通,其实古今许多佞臣奸宦都是饱读之士,如秦侩乃是以状元拜相,康生的书法冠绝当代,对于圣人的教诲,他们自当烂熟于胸,可是他们却没有一丝半点兼济天下的念头,对于其他的读书人进仕者,我们有什么可以完全信赖的理由?如果说生而低贱的高俅由于深切体会到社会竞争的残酷,他的这种阴暗的心理尚可理解,那么世代权臣的蔡京童贯等辈,他们为恶的动机又何在?独有我佛可三字道尽天下罪愆:贪、嗔、痴而已。
  中国人向来爱把忠君报国挂在嘴上,但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说得彻底些,这其实是统治者基于政权稳固的需要而不断向人民灌输的观念,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属于典型的假公济私。当率土之滨的个体生命都成为草芥时,再来空谈家国黎民显然是自欺欺人,因而忠君之情报国之心往往只是遮掩天下口耳的手段,实现个人理想的幌子。所以我认为,越是遍布悲天悯人之大哲,就越说明这个种群缺乏由衷的悲悯;越是盛产经国济世之圣典,就越说明这个地方没有真正的公道。
  人世是个罪恶的渊薮,任何人都无可避免地要被卷入种种是非恩怨当中,不管你有着匡世救国的伟大情怀,还是荼毒生灵的狼子野心,不管你贵为九五之尊,还是贱为贩夫走卒,皆概莫能外。被高俅迫害的林冲,生性忠厚善良,从来与世无争,遇事信奉退一步海阔天空,唯愿平平安安度过一生。这样的人,当可看作是“穷则独善其身”理想的忠实履行者。但就是这样一种人生最低标准的理想也难以实现,后来仍然落得个家破人亡,落草为寇,忧愤而终。林冲为人虽无过失,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谁叫他家有美妻而不妥善藏之?美人奇珍,向是人间灾祸之源,世人必争之物,你一个卑微的教官怎配拥有?但是话说回来,林冲固是位卑人微,难免招灾惹祸,上古息侯贵为国君,却也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子,可见天下事无分贵贱,灾祸来临,都是一样“公平”的。连一国之君尚不能保护自己的如花美眷和身家性命,平头百姓自然只有引颈待戮的份儿了。
  杨志是《水浒传》中另一个遭际悲惨、时乖运蹇的失意者,与林冲同样本分的他多了几分希求闻达于诸侯的雄心,但是屋漏偏遭连夜雨,一场风浪打翻了装载花石纲的船,从此开始了自己坎坷的人生之路。他的际遇与林冲又有不同,不但遇到了来自他所向往的那个阶层的压榨,也受到了来自下层的反叛者的劫掠,同时似乎还被冥冥中一只看不见的命运之手所捉弄。其实,在一个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的社会,谁又能逃脱命运的诅咒?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却不能同流合污的人,连天地也不容。
  然而无论林冲的身世如何凄惨,杨志的命运如何多舛,总算还有奋起反抗的能力,申冤报仇的机会,平常百姓遭灾遇祸,却只能做个屈死鬼了。请看第七十三回黑旋风捉鬼一节:李逵把眼看时,见一个後生搂著一个妇人在那里说话。李逵一脚踢开了房门,斧到处,只见砍得火光爆散,霹雳交加。定睛打一看时,原来把灯盏砍翻了。那後生却待要走,被李逵大喝一声,斧起处,早把後生砍翻。这婆娘便钻入床底下躲了。李逵把那汉子先一斧砍下头来,提在床上,把斧敲著床边喝道:“婆娘,你快出来。若不钻出来时,和床都剁的粉碎。”婆娘连声叫道:“你饶我性命,我出来。”却才钻出头来,被李逵揪住头发,直拖到死尸边问道:“我杀的那厮是谁?”婆娘道:“是我奸夫王小二。”李逵又问道:“砖头饭食,那里得来?”婆娘道:“这是我把金银头面与他,三二更从墙上运将入来。”李逵道:“这等肮脏婆娘,要你何用!”揪到床边,一斧砍下头来,把两个人头拴做一处,再提婆娘尸首和汉子身尸相并,李逵道:“吃得饱,正没消食处。”就解下上半截衣裳,拿起双斧,看著两个死尸,一上一下,恰似发擂的乱剁了一阵。
  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两个人,既不能危害一方,也没有自保之力,他们所希望的,也许只能是“独善其身”了,然而饶是这样,依然不能见容于世,先是女子父母不允其改嫁,宁愿让她孤苦一生,也无法承受家门蒙羞之辱。女子不得已装神弄鬼,吓倒众人,却在自己房里金屋藏娇,偷享天伦。这是一个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人对于腐朽的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抗议,也是一个完全失去自主能力的人出于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所能想出的最好办法了。如果不是碰上了杀人魔王李逵,这完全有资格成为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可是作者剁臊子似的一通板斧不但使人间又多了两条冤魂,也使这个故事变成了梁山“好汉”怒杀奸夫淫妇的教谕。
  通过与“逼上梁山”的“好汉”们的比较可以看出,真正的受压迫者其实是最被作者忽视(或轻视)的普通百姓,“好汉”们骨子里早有不安分因子,遇到不平随时可以揭竿而起,可以理直气壮地把自身的不幸转嫁给手无寸铁的平民,然而被凶残地杀害了后半生唯一依靠的狄太公,不但不能为女儿报仇,还得收拾酒食招待凶手,感谢他们杀了自己不贞的女儿。
  朋友告诉我,有专家曾经论述过中国人的噬血本性。我没有找到相关文章,但从自身经历与大量的阅读中,我对这种噬血本性并不陌生。我们今天与人发生矛盾,大多会演变到致对方于死地,并且不杀人则罢,一旦开了杀戒,必欲将其全家老小斩尽杀绝。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泄愤,二是解除后患。
  普通百姓素怀杀人之心,更遑论那些掌握着天下人命运的当权者呢?我们从各种史料与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动辄杀人来自于这个种族对生命权力的极度蔑视和因视野封闭而导致的狭隘心理,杀人必灭其族绝其种应是源自封建时代诛灭九族的刑法。而历朝历代的酷吏们挖空心思地研制出种种令人发指的刑具,更是将这个民族的变态心理彰显到极致。
  中国人历来追求以德服人,以仁治国,然而历朝历代的暴君与圣主,却无一不把暴力治国奉为圭臬,因为人性本恶,以仁待人,也许会为自己赢得良好口碑,为改善社会关系起到作用,但却常会引狼入室,为鸡鸣狗盗之辈提供机会,为祸起萧墙打下伏笔;以仁治国,也许会让部分弱小民族感恩戴德,会让孤苦无告的贫民安居乐业,但却只会让敌对者得以休养生息,使阴谋家的野心得以无限滋长。唐代安禄山所摧毁的,不但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帝国,同时更是中国人的从容和自信。
  然而以暴力压服人民,也只是饮鸩止渴而已,暴力在一段时期内确实可以起到稳定时局、禁锢思想的作用,但长期的暴力统治无法不扭曲治下黎民的心理,忍耐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反抗的力量将如核裂变般空前强大,他们所采取的,不问而可知地便是以更大的暴力来对抗所受的不公正,到那时,疯狂的复仇将摧毁一切良知。只是,欲望像个不散的冤魂,杀了一个附着者,它又会附在另一个人身上,以别种方式和面目出现,欲望不死,罪恶不灭,又岂是杀伐征战所能铲除得尽的?纵算推翻旧世界,夺得新天下,又争知这造反者不会成为罪恶之魂在人间寻觅的下一个载体?
   呜呼哀哉!尚飨!
12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推荐:落叶半床

上一篇: 《 “淫妇”们的爱的自觉意识

下一篇: 《 行走在齐鲁古道上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是历代文人的经典处世之道。在这里,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对《水浒传》里的杀伐嗜血有深度的反感。提到他们的藐视法律,俨然一个黑社会。这帮人法律意识之淡薄,让人瞠目,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李逵了。一切罪恶之源也许最终都是欲望造就的,对权欲的追求对弱小的欺凌便成了每个有野心的诸如高俅一类小人的终极目标。如果得势的只是这一类人,那么那个时代必定是黑暗的,老百姓怎么样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所以水泊梁山的英雄豪杰一类的多半是被逼的。如杨志,如林冲。在作者看来,被作者真正忽视的是普通百姓,他们很多是毁在诸如李逵一类的梁山好汉手里的,他们甚至没有半点反抗之力就在眨眼间丢了性命。他们与十恶不赦的恶人一样,同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还自以为是在替天行道。以暴制暴确实不是良法。上行下效。无怪乎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总是在不断推翻不断建立中一路走过来。不过因为受到阶级和历史局限,他们的世界观和认识都存在不客观的地方,那些令人发指的嗜血行径固然不可原谅,但还是可以理解的。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东方玉洁

    人之可恶,尤在能思,彼此相较,真幻随欲,强分万物亲疏。人之可喜,尤在善思,察而知赏,不隐天物之美。
        相近常相伤,相亲常相害,无情无害,莫如相忘。

    2014-03-17

    回复

  • 欧阳梦儿

    和坤不是仅仅相貌俊美才得以宠爱,他本身也是才识过人的。通晓蒙、汉、满三种语言,更兼善于察言观色,实现皇上老儿想干却不能说出口的心事。才还体现在和坤府的设计上,选址上,对财产的管理上,以及对康熙帝御笔“福”字的保存的独具匠心上。这样的人既便在今天,不受欢迎也难。

    2014-0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