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城市的符号

城市的符号

作者:红山飞雪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4-10-13   阅读:

  
  行走在城市之间,总会被一些建筑所打动,被那种独特的建筑文化所所吸引。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符号;建筑文化,是一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伟大的建筑总会以自己的方式与这座城市的某些方面达成精神上、文化上的契合,与这座城市风雨与共,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漫步北京街头,你无时无处不在感受那典雅、古朴、厚重的王者风范。这应该是来自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那高高的朱红围墙,那规模宏大的巍峨的宫殿,那雕梁画栋上的名联镌刻,那飞檐斗拱上的精雕细镂,还有那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那简单古朴的铺地方砖,无不散发出浓浓的帝王气象。让每一个行走其间的人,记忆起这里曾经是一个帝王之都,是一个几朝几代帝王居住之所。所以,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人世间朝代更迭,那些伟大的建筑,仍然屹立不朽,熠熠生辉。每一个来到北京的人,都会被这些建筑所倾倒、所吸引,都会到故宫,天坛,地坛等地看一看,看一看北京那长长的胡同,看一看北京那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在他们的心目中,北京那独特的建筑文化,是任何城市都不具备的,到了北京怎能不看一看那些古老而伟大的建筑呢?
  记得我第一次到北京,就被北京那恢弘的古建筑群所震撼。无论进入规模宏大的故宫,无论在天坛、地坛流连,无论漫游于那些园林之间,无论信步大街胡同,都无时无处不被浓浓的古典文化气息所包围。每踏出一脚,我就会想,前一脚是不是踏在明朝的方砖上,那么后一脚呢?应该是踩在了清代的泥土上了。每投出一缕眸光,总怀疑是和哪一位著名的人物对视,是和珅,还是纳兰性德呢?面对那著名的三大殿,那精巧的结构设计、那精湛的建造工艺、那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建筑材料,那庄严肃穆、那精雕细刻、矗立在我面前的岂止是建筑,简直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啊。在地坛,偌大一座建筑群,它的中心竟然是一座用五色土堆积起来的小小的土坛。这样的建筑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就是这样的建筑却散发着独特的思想光芒。它极其朴素,却极具象征意义,又是那样的庄严,神圣。这是建筑文化独特的魅力,是建筑与哲学思想完美的结合,我们之所以对一些建筑顶礼膜拜,其原因就在于此。
  我曾经长时间徘徊于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之间。感叹于人类的残忍与愚蠢。妄图用摧毁一座建筑来摧毁一个民族的意志,岂不知摧毁一座建筑容易,却难以磨灭建筑所留给人们的深刻记忆。有的时候,残缺了的建筑却如生出了灵魂,残缺着却因此成了一座纪念碑,来见证曾经发生的野蛮和残暴,懦弱和愚昧。无论是用来铭记曾经的耻辱还是荣耀,这座建筑都会因此而不朽。就像圆明园。
  上海黄浦江畔那些风格独特的建筑,闪烁的霓虹灯,展现出浓郁的异国情调,让人记起了这座城市昨天的繁华和荣耀;为世博会而建造的精美建筑,又为这座现代化的都市增添了更加伟大而辉煌的建筑,展现了这座城市更加灿烂的明天。建筑浓缩了一座城市的性格和品位,展现了一座城市在建筑文化上的独特审美。与北京的古朴,上海的精美相比,苏州的灵动也从城市的建筑一一得到验证。叶圣陶有一篇著名的《苏州园林》就很好地诠释了建筑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相合相契。他在文中描述道:“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随手摘引了一段,说明城市的建筑文化,与城市的风格,城市人文的氛围应是和谐统一的,这样的建筑才会有生命力,才会让城市不朽,那么建筑本身也会不朽。
  建筑是一部打开的书,从中你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看一看俄罗斯的建筑,看一看莫斯科那些高大、厚重近乎笨拙的建筑,与俄罗斯民族是多么的相像啊。看到这些结实的建筑物,就会想起二战时期发生在这里的莫斯科保卫战,想起那些莫斯科市民为保卫这座城市所做出的牺牲,想起这里的人民宁死不降的决心,会感受到俄罗斯民族的坚韧和坚强。不由对对这座城市产生深深的敬意。好像那些伟大英勇的灵魂都浇注在那些高大而厚重的建筑里面,似乎城市里的每一快砖石,每一根廊柱,每一条街道都在讲述那些曾经的往事。这座城市里的建筑就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记载着发生在这里的所有的悲欢,兴衰。那些建筑成了历史的丰碑,成了历史最好的见证。
  建筑是一个历史老人,城市里的点点滴滴都深藏在它的记忆里。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每一座城市都毫无例外地想法设法保护那些古老的建筑。因为一座城市所有的悲伤、苦难,所有的快乐、美好时光都深深镌刻在它们的记忆里。那些经历或者创造苦难,快乐的人们早已一一逝去,那些记录这些苦难和快乐的文字或许已经湮灭,只有这些建筑沧桑在城市间,不悲不喜地见证着,不声不响地记录着。这些建筑早已超出了传统的建筑范畴,在漫长的岁月里,在与城市里的人们共同经历了所有的风雨沧桑之后,它们早已成为一座城市的灵魂,一种可以传承的文化。希腊的雅典娜神庙,在战火中荡然无存,但希腊人民还是将它重新建造起来,屹立至今。毁坏了再建造,建造的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是人们某种精神寄托。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一直在斜,但仍不见倒掉。是那里的人们竭尽全力在抢救,让它斜斜地站立。虽然不见得会永恒,但却一直斜站在那里,成了建筑史的一个奇迹。因为它是比萨城的一个符号,一个标志。还有我所居住的城市附近有一座“大明塔”,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建筑,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名气,但这里的人们却倍加珍爱,是因为它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是辽三京之一的辽中京,是契丹、辽鼎盛时期的都城的重要标志,是辽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的古都北京得以完好保存至今,是我们民族倍加珍惜的结果。在那场名震中外的平津战役中,为了保护古都,交战双方都站在民族大义的高度,拿出最大的诚意,很快达成了共识,进行了和平交接,避免了一场空前浩劫,使得古都以原有的面貌呈现在子孙面前。是啊,这就是建筑文化的魅力,这就是伟大建筑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战争总会有结束的时候,从建筑的角度讲,战争没有胜利者。在“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时候,无论是谁毁坏了那些伟大的建筑,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就像项羽一炬烧毁了阿房宫,也烧掉了一世英名。
  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唯有城市永远存在,建筑可以不朽。所以,那些手握权柄的人,无不企图借建筑以达不朽的痴想。所以,他们才热衷于修陵建庙,用那些辉煌的建筑吸引世人的目光,让那些不朽的建筑铭刻他们的丰功伟绩,让人们观瞻伟大建筑的时候想起他们的英名。这也成了建筑另外一个不太应有的功能,承担了本不该由它承担的宗教文化。如我们历朝历代的帝陵,庙宇。秦始皇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的兵马俑,并没有如他所愿护佑他在另一个世界也可以呼风唤雨,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却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研究,游览的绝佳场所。这应是秦始皇和他的后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吧?还有那十三陵,那么多的帝王乐此不疲,前仆后继地修建皇陵,不就是想让自己的香火绵延不断,永佑江山万年不倒吗?那长长的神道川流不息的人群,那神道两侧缄默不语的神像,恐怕早已忘却了这个规模宏大建筑群建造的初衷,该游览的游览,该站立的站立。公平地说,这一类建筑虽然祸及了当时的百姓,却惠及了后代子孙,让我们这些后来者研究、了解几千年前的政治、文化形态。这是历史的公正,也是建筑的伟大之所在。我国是如此,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莫不如此。用建筑为自己树碑立传,似乎成了统治者的共识,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文化。
12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上一篇: 《 吐鲁沟

下一篇: 《 美丽的六合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建筑是老人了,因为它们历经了太多的沧桑。建筑还是小孩呢,因为它携带着文化的符号一直传承下去,凡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它们存在。看作者的文字,了解了建筑文化,漫步在街头有所留意有所思考。看完此文,站在建筑间,静静聆听,一定能听到它们在说话,因为它们都是有生命和灵气的。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