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一同赏花灯

——苟仕杰先生《元宵花灯》赏读及梳理 

作者:梁星钧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5-03-05   阅读:

  
 
  作者颇能结合现实,由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国泰民安,联想到“民以食为天”,农业及粮食的安全问题,特别当前农民纷纷离土而奔工业化城市,我们应积极出台激家政政策,以引劝农民归田,才能做到有粮不慌,才能抵御自然、灾害、战争的巨大需求。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和家国情怀的责任意识,是为本书的又一亮点。


  三、再感受:认为本书的问世至少有三功

  读毕苟先生本书,赏灯也基本完毕,我们当得点什么体会和收益呢?我认为本书有三功:一是抢救(即将失传的民间文化艺术)之功。花灯因民工潮的风涌而衰微并有可能失传,正如本书作者在《引言》里担忧的,元宵花灯起自汉朝,穿越魏晋南北(朝),及至唐宋元明清,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因人们为生存而奔波,异域文化给民族传统文化以无可阻挡的强大冲击,人们获取信息的媒体手段渠道日益剧增等情形,致使“元宵花灯随着人们纷乱的脚步,神色黯然地走进了当代的烟尘,被时间轻轻地尘封……”,这已足见作者的黯然忧伤,故他从县文管所缷任下来并没闲着,而自觉担负起这一即将失传文化的抢救重任,此举也可谓有胆有识、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相信本书的公开问世,定会一石而激起千层浪,使我国的花灯这门古老而代代相传的民间艺术得以完好地收集保存和有效传承。这既功德无量,也是应时之需的奇功一件。二是编整(元宵花灯曲艺)之劳。这样的花灯完本国内目前尚无,所有的描述记载均散落于各种文化典籍及文学作品之中,故此作者夏写三伏,冬著三九,可谓呕心沥血,费尽心神,该书总体而言,从内容上一是花灯展出,二是花灯历史,三是地方花灯,具体为186页15万字,分为三章十节一附。三章为花灯总述、花灯艺种和花灯展演,一附是四川四大著名花灯之一的我地白龙花灯。十节为花灯的历史渊源、发展演绎、文化内核、人物补注、崇拜与向往、瑞兽与福祉、祈求与希望,以及演出的外场、内场、白日场等。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知识性强,图文并茂(配有战阵图谱),曲艺可读可赏可唱(配有许多演唱曲谱)。三是启励(后继者)之效。常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希望热爱花灯艺术的来者以此为鉴,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写出更多更好的灯艺书章,为我国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化添彩。苟先生的这个创举及引领之功,实令我们仰望。

  苟仕杰先生与我在本地一次文研会上相识,后又同陪上海来的叶辛先生,现为新办《蜀道文化》杂志同僚,深感先生文字功底扎实,其博学及为人师表风范,都加深了我对本书的认识及其理解。本次深为先生赠书之诚,却觉自己阅历水平有限,若对本书非要提点不足,那就是书之前后略有知识交差叠印,个别表述不够精警周延,小标题也有的对应不力,但这都是一些枝节,不碍书之高格大观。在我看来,苟先生确为我们端出了一道花灯艺术之文化大餐,深值我们反复品尝思量。此外我还特索他的《高山流水》比读,因我查知这本山歌集子也属我省同类首部,新华社都发了消息。本著《元宵花灯》又是我国此类题材首部,我们倍感震惊并望先生乘势而进,为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扬再立奇功新功!(2015,1,10-11 写于清江河  2015,2,12-15 定稿于清江河) 
123
  审核编辑:一碗凉茶   精华:一碗凉茶

上一篇: 《 石阡散文的三乘油壁香车

下一篇: 《 书情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一碗凉茶:
由观灯到探史再到赏析,循序渐进,将花灯展出与花灯历史及地方花灯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对我们民间文化艺术有了更细致的了解。恰逢元宵佳节之日,情景皆应,精之共赏!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