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评艺概 > 归归红

归归红

记湖南凤凰著名苗族女作家刘萧

作者:飘如尘烟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6-03-02   阅读: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很震惊。一是鲜明的独特性的作品,二是差一点就会成为伟大的作品。没有过分写战争暴力,写许多丧事,许多的,表达民间对崇尚武艺、对生命、事业的理解,挖掘这样一个独特文化写战争的小说,我反正没读到过,这是第一部。
  李舫(《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评论家):这个开篇气势确实是镇住了我。刘萧想表达她对古老神秘的真诚和致敬,这个我觉得在现代作品中是很难得的。让我看到湘西文化生命的温柔和尊严,庄重和柔情,我感到很震撼、沉醉。也很感动。刘萧完成了许多作家想要完成和没有完成的事情,文字有岁月的激荡,这不是一般女性作家所能够完成的。
  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评论家):这本书不像柔弱的女性所写,确实把湘西那样一种酷烈,那种刚强强悍的一面写出来,非常有力度。也写出了一种比强武残酷战争更有力的内心的力量。
  刘颋(《文艺报》评论部主任,湖南籍评论家):作品还凤凰血性以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这部作品有他独特价值;写出筸军这种勇的内核,这部作品有他非常贡献。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从小意义上是为凤凰证明的一部作品,从大意义上来说,为我们确立了一段历史,有了不起的价值。
  郭艳(鲁迅文学文学部主任,评论家):这部长篇是沐浴湘地的一曲挽歌。结尾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达到希腊悲剧效果,我看得非常感动。像《筸军之城》也会成为湘西另外文化的历史想象,这种文化符号想象对于我们,对于历史这样多元化认知,对于民族多元化以后存在这样生态都是一部非常好的长篇小说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凤凰人,可能对刘萧的这部长篇小说有着不一样的情结,正如凤凰籍作家田耳(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华语传媒文学奖获得者)所言:“刘萧女士的《筸军之城》出版以后,一次聚会也送我一本,临走时轻轻跟我说,这书她自己已看了六遍,每每感动。当时我也不经意,文章像孩子,都是自己的好;母亲夸儿子,旁人听来哪能感同身受。回家后随意翻翻,很好进入,一口气看了一百多页。次日醒来,还是兴奋着,给刘萧女士打电话,我认为她这一长篇有可能成为一本湘西的“大书”
  这么说,是因为湘西的写作自有道统,自有一条隐秘路径。外人未必体会,凡在湘西写作的人,对这条路径的体认毋庸质疑,甚至是与生俱来的感受。这道统就是湘西作家特有的根性。湘西是巴蜀楚交界之地,巴人敬鬼蜀人崇仙,楚地自古以巫风称盛,这些文化交集、汇聚、碰撞、融合,得成湘西独有的地气。本地作家往往受这地气蛊惑,从事写作后,自然得成一心愿,要以一部大书统摄湘西秘史,蕴蓄此间地气。所以,湘西作家纵是天马行空或信马由缰,脚印重叠之处,终于踏出一条共同的路径......”
  湘籍著名作家彭学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评价《筸军之城》的前言里有这样一段话:“刘萧的长篇小说《筸军之城》,是一部向我的湘西和父老的致敬之作。笔下的环境,笔下的风土,笔下的人物,笔下的历史,都是我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的。故事的发生地镇筸城,就是如今蜚声世界的旅游胜地——凤凰古城。是个百看不厌的地方。百看不厌,并不是因为那里是我的故土大地,而是的确太美,美得让人不知道该用什么颜色去描绘和用什么词去形容。自然的美。文化的美。历史的美。人文的美。风物的美。人情的美。都在这里水乳交融地交织在一起。文学大师沈从文是这里的。文化大师陈寅恪是这里的。清朝抗英总兵郑国鸿是这里的。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是这里的。湘西王陈渠珍是这里的。新中国第一任武警政委李振军是这里的。提督、师长、少将之类,更是不少人物。刘萧的笔,就是在这样的一张纸上,轻轻一点,一幅凤凰涅槃的画卷,就踩着行云流水,飘飞而来。”
  不难看出,国内多位文坛名家给予了【筸军之城】高度的评价和认可,从而肯定了这部长篇作品的文学价值,标志着以湘西人文历史为背景,以凤凰古城为故事原型的本土小说填补了湘西乃至湖南的一项空白。寻觅走访,收集资料,深度构思,一路艰辛的埋头伏桌,【筸军之城】的问世,倾入了刘萧太多心血。正如她发表在长篇小说选刊15年第一期里的创作谈说:
  “若干年过去了。还有人在意镇筸吗?古旧地图上的一个小点,实在是灰暗,隐遁,不足为道。也许,它早已成了淡出人们记忆的一个历史符号。而这个小点于我,却像一种神秘的符号,更像一位古歌歌者手中鼓槌敲出的鼓点,时不时给我心灵以荡涤,给灵魂以沉痛一击,让我纠结,让我苦闷,甚至有一种生命的忧伤。
  一直都是这样。
  我的文学之路起步较早,那时就像夏日的花朵,明丽芬芳。但很快,又沉寂下去,像一首歌唱的:“低到尘埃里”。
  别人都几乎将我忘记了。
  但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忘记自己。没写作不等于不思考,不表达爱不等于没有情感
  而对于文学的情感,或者说情怀,潜意识里我总希望做一些大的表述,甚至希望承载一些历史的责任和担当,像男人一样。
  这种潜意识一直左右着我的写作。但尽管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更深入了解镇筸以及湘西的人文历史,也大量阅读别人的东西,寻求某种契合和差距,而落实到具体的写作中,我的思想是那样单薄,思考是那样欠缺,我甚至为自我的寻求而孤独了!
  但有如深陷鼓点古老韵律的泥潭,写《筸军之城》,似乎没有选择。因为,我生长在这样一个地方。我呼吸这里的空气,享受这里的微风或雨露,吐出的自是这里的气息——神秘的气息;发出的自是这儿的声音——风中的声音、时间中的声音。
  我自知,一个女人欲写尽湘西,写战争,有很多的困难,但书写出来了......
  如果这真是一部受命运驱遣而写成的书,那么,我有责任让它沿着已有的方向,达到应该到达的位置,为了这个,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哪怕倾其后半生的时光”。
  写完这些文字,我手捧【筸军之城】又读了一次。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匡氏一家四代人的命运延伸到镇筸城清代到民国的整个历史,充分展现了这边城里男人的果敢英勇,女人善良多情的本质以及曲折多变的悲情命运。起于清政府对苗民的镇压到太平天国的兴起,再走笔到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等波澜壮阔的场景,边城的筸民们男子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不站则死,不死则站”,这种勇武精神令人觉得悲壮之后又肃然起敬,而女人们,在战乱不休之中也柔韧安详地固守着自己的命运,“不爱则死,不死则爱”。
  我所读过关于湘西本土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少有涉及勇猛激情乃至决绝的一面,包括从文大师的作品,多以乡土风情,淳朴厚重的人性,苦难的生活为游记背景,这里倾注了很多甘甜困苦交织成的柔情元素,人们更多的记住了这方山水的风景,人文以及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而刘潇的【筸军之城】恰恰填补了这项空白,不只是人物命运,还有很多事象、物象、历史、地理、魔法、巫术,风俗民情细致的诠释与解剖,使得这部小说有了鲜活的生命和独特的价值,从而为湘西奉献了一部“新凤凰传奇”,对凤凰乃至整个湖南的影响都将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我看来,也许这部小说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刘潇对故乡大爱的基础之上。没有对故土的深情,哪有写作的灵源,哪有无形中的一份责任,哪有文中那些细致入微甚至渗透到血液的描述?湘西人性格中的质朴,骨子里的血性,刘潇了解得非常透彻,这是她生活的土地,这是她熟悉的乡音,因此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她的笔下更显得栩栩如生。作为女性作家,刘潇的视觉是敏锐的,思考是睿智的,写这种战争题材的作品更是需要胆魄和气量的,一般女性作家很难把控到位,拿捏准确,单从这个角度而言,刘潇也是值得敬佩的。
123
  审核编辑:高骏森   推荐:高骏森
【编者按】 红尘会员   高骏森:
从一种鸟的别名谈到作家刘萧的笔名,从笔名中谈到作家这个人,再从她这个人谈到她在作家这条道路上的苦吟跋涉,从不放弃,从无名走到今天大众所知的著名作家的故事,以及重点谈论了她的长篇代表获奖小说《筸军之城》的创作经历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让读者对湘西凤凰女作家刘萧的印象栩栩如生,也由衷的对她的坚持与信仰以及谦和的态度产生敬仰。此文总体来说不错,但有部分内容过于冗繁,以及引用他人的原文过多了些,可再适当打磨斟酌下。个见!问好作者!祝福作家刘萧。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高骏森

    有空买一本刘萧的长篇小说《筸军之城》来读读。谢谢作者!

    2016-03-02

    回复

    • 飘如尘烟

        谢谢高编非常到位的点评,辛苦了。如需阅读【筸军之城】请联系我,刘萧女士签名售书。18874351173

      2016-0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