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活更深处漫溯

杨玉鹏歌词艺术概评

作者:陈昌    授权级别:C    编辑推荐    2016-10-09   阅读:

  
  给玉鹏答应写点什么,已是两年之前的事了,但一直却写不出。愈写不出,便愈觉惶恐,便愈怕见玉鹏。这好比欠了别人债,别人虽不催,但自己急啊!好在每次对玉鹏说及此事时,玉鹏总笑着说:慢慢写,不急。玉鹏愈这样,便愈让人觉得不好意思。说真话,写不出,与我自身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原因。我这人懒,若非人催,若不限定时间,则能拖就拖,明知这点习惯不好,但就是改不了;二是自感能力有限。平心而论,玉鹏,在歌词界,不要说在甘肃,即使在全国,也是名人了,我算什么呀,仅一文学爱好者而已。一想到这,我就深悔,当初要是不答应就好了。但是,言既出,反悔,不是我做人风格,更怕因此而被玉鹏看成是言而无行之人。哎,还是写吧,若实在写不好,那是我能力问题;若不写,便是做人和诚信问题了。
  名不正则言不顺,既然写,首要问题是先把题目拟好。素材倒是其次,因和玉鹏交往已好多年了,不管是对玉鹏的做人还是歌词的风格都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说到这,我还真有点幸福的感觉,像玉鹏这么优秀的人,用时下流行的玩笑话说,我不但见了玉鹏真人,对其真作品更熟稔和崇敬。最初,我想到了《玉鹏其人其词》这个题目,但感觉有点俗,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写。后来,又想到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几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于是便把题目拟成了《向生活更深处漫溯》,一是藉此希望玉鹏再接再厉,满载一船星辉;二是希望玉鹏能更低地俯下身子,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和灵感,创作更多更好的脍炙人口老少皆宜、皆爱的好作品、大作品。对此题目,我又反复慎酌了几次,感觉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考虑,都甚切合我意。
  往前溯到几年前,那时,我就对玉鹏有一种神往的感觉了,只可惜一直没机会相识。一次,和他学校的一位老师无意中聊起了玉鹏。那老师说,他们学校的杨玉鹏老师是如何地优秀,都发表了几百首歌词了。还有,他们学校每天放学时广播里放得曲子《等你回家》,就是他写的。杨老师作词的儿童歌曲《小花和小草》,还被作为全国少儿考级第五级的必唱歌曲呢。经这么一说,我恨不得马上能见玉鹏一面,但转念一想,我和玉鹏从未谋过面,这样唐突和无端热情,恐怕会被玉鹏见笑的。
  有时想想,我和玉鹏相识乃至深交,更多的是一种缘份。不但我这样认为,玉鹏也是。比如说,我想玉鹏了,想给玉鹏打电话了,不料,玉鹏也一样,一接电话,两人都哈哈:“你看,我正想给你打电话,你的电话却来了!”还有,因着共同爱好兼同是教师的缘故,我和玉鹏特谈得来。每次,两个人一聚在一起,还没几句话,便聊到文学上了。和玉鹏在一起的时间里,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得快。相处久了,发现玉鹏其实是特随和的一个人。玉鹏对吃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用玉鹏的话说,只要有洋芋就行了,不管是煮洋芋还是洋芋丝。每次,玉鹏都吃得津津有味。就在这淡如水的交往中,我和玉鹏交情一天比一天深了。
  说了这么多,该谈谈玉鹏的词了。据玉鹏说,他从上师范起就开始写歌词,一直坚持到现在了。一个人,能把他所爱的一直坚持下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生活中,有两类人值得敬佩,一是善良和对父母孝敬的人,二是能坚持做自己能做好的。玉鹏曾多次动情地说,一个人,只要把顶尖大的一点事做极致了,便是优秀。我想,玉鹏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就(这两年,玉鹏的成就尤其大,先是打工歌曲《土豆花儿开》,后又是《甘肃老家》,前者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后者在人民大会堂被著名演唱家吕继宏唱响。有好几次,我还听到植物园自乐班的老爷爷们在唱《甘肃老家》,可见其影响之大之远。),一是与他持之以恒地坚持有关,二是与他的吃苦勤奋有关。玉鹏是勤奋的,基本每隔一月就有几篇新作问世,并且都是刊登在大刊物上。还有,玉鹏有勤于记载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一旦有所思有所感,便随时记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争取有所突破和创新。这些,对成就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和玉鹏交往时间长了,我常被玉鹏爱父母、爱土地的情感所动容。玉鹏虽在城市已生活了很久,但他对父母、土地、村庄的感情一直都没有变,甚至更炽热真挚了。我想,这也是玉鹏创作一直都葱绿蓬勃的原因吧。这些,在玉鹏众多的歌词中,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如《唱给父亲》:“都说这世上山最高,可门前那座山都被你踩成了道;都说这世上你是山,可为什么一双拐杖做了你的腿脚……”每次读着,我都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再比如《越来越想家》:“越来越想家,我越来越想家,越来越少的相聚,越来越多的牵挂……越来越急的心情不分春秋冬夏……”从中可以体会出玉鹏对那片生养他的故土的难舍和牵念之情。我曾在一篇文字中写道:“艺术,不是让我们离真感情远了,而是更近了;不是让我们离人群远了,而是更亲和了;不是让我们离土地远了,而是更谦卑了。”我想,玉鹏定也有此同感吧。
  每次和玉鹏谈及他作品的成功之处时,玉鹏都情不自禁地要说到细节。细节不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更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体悟和深入程度。但细节不是越细越好,只有心灵化了的细节才有意义。在读玉鹏的许多作品时,我发现他在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常有其独到和耐人寻味之处。如《与卿书》:“想用你的睫毛做我的笔豪,再蘸我的泪水为你手抄……”;再如《土豆花儿开》:“土豆花儿开,迎着风儿摆,是她挥动着头巾,远远在等待……”还有更让人叫绝的,如《左眼睛右眼睛》:“鼻子是世上最高的山,它割不断思念;眼眶是世上最深的湖,它藏不住爱恋……”每读到这些时,我的不由地问自己,我的五官和心灵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呀,玉鹏能发现和感受到这些,我怎么就发现不了,感受不了?真的,每当我这样时,我都感觉玉鹏是我一生都学习的老师。
  玉鹏的好多词,韵律极强,读着读着,让你不由得要唱出来,仿佛只有这样,你才能走进玉鹏的歌词里去,你才能同他爱着他的爱,感动着他的感动。这好比鼓点强烈的舞曲,一点都由不得你自己。细细玩味玉鹏的每一首词,你会发现玉鹏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在尽可能地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我不知道玉鹏为了寻找一个能准确贴合心灵的字、词,到底费了多少脑细胞。艺术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玉鹏尽管没有说出来,我想他可能一直在忠实地践行他对艺术的原则和信条。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不是玉鹏在给我们以另一种启迪和思考呢?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去反观和深思我们当下所自以为是的艺术行为呢?
  玉鹏谈及歌词写作时,常说,歌词写作,最关键的就是能够找到激发你全部生命体验和情感那个点。这个点,有可能是苦苦寻觅得来的,有时可能是读某本书获得的,也有可能是一个人、某件事甚至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所触发的。这个点一旦找到了,撞击你了,就得抓住它,把它摁在纸上,而不能让它溜走。玉鹏有勤于记载的好习惯,不管走哪里,只要有所感,有所得,都要及时把它记下来。其实,不但歌词是这样的,可以说,所有艺术都是这样的。勤思和勤于表达,是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不二法门。
  “海能容百川,而成其大”。玉鹏兴趣广泛,除专攻歌词外,对小说也有较深的涉猎。在前年的“我与武酒”有奖故事征文大赛中,玉鹏的《武酒魂》传奇故事获优秀奖。能这样,实给人一种剑走偏锋的感觉。因在那么多名家里面,要想脱颖而出,绝非易事,况且对玉鹏来说小说是生门。但细想想,也不足为怪,反而觉得不这样就不是玉鹏了。细读他的好多首歌词,塑造的人物呼之欲出,感觉就鲜活在我们的身旁。如《土豆花儿开》中身在城市却一直对庄稼和妻子充满无尽柔情和思念的打工者形象;再如《什么也没说》中缠绵多情割舍不已但又对丈夫工作理解支持的新一代妇女形象。还有,《父亲的夏天》里面因忙于夏收忘记个人苦辛的父亲形象等等。我们在阅读这些歌词的时候,不仅获得了情感和审美上的愉悦,而且感觉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已深深地定格在脑海,忘也忘不掉,感觉这些人物就是我们的亲人或身边最最熟悉的某个乡亲。记得曾在一本书里说过,写什么的,不妨翻翻其他什么的,这样思路反而会更开阔。写作,最忌太像什么或不像什么,这两种现象都要警惕。想想玉鹏的成功,诚哉斯言信哉斯言!
12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上一篇: 《 灵魂在亦真亦幻中振荡

下一篇: 《 一则往事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友谊很多时候是从欣赏开始的。因为欣赏玉鹏的执着坚持,就看到了玉鹏的优秀。而很多人只是因为他有名,有一个确实可以摸的到的身份和地位才去认可。友谊是用来互相提醒不足之处的,虽然玉鹏已经很有名,但作者恰如其份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醒好友,得多读古诗词了。这就是友谊,向生活更深处漫溯的友谊。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韵无声

    问好陈昌老师,愿你们友谊地久天长,创作火花不断。

    2016-10-10

    回复

  • 落叶半床

    深交至此,缘分不浅。歌词写得形象易懂,真诚可爱,朗朗上口。

    2016-10-10

    回复

  • 三旬

    在站里少有看到对歌词的赏析,这一次可谓耳目一新。愿两位老师友谊长存!

    2016-10-10

    回复

  • 沁芳闸

    为陈老师和玉鹏老师的友谊鼓掌。

    2016-1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