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10.14

10.14

修订书稿,欢迎提意见

作者:白说废话    授权级别:C    精华文章    2016-11-21   阅读:

  
  三仔轻声喊过来一名战士,递去大提箱,转身要回到船舱。李营长在岸上发现了。突然问道,小兄弟不上岸?
  三仔吓了一跳,以为被李营长认出来了。没有。多雾的珠江遮住了秘密,学界名人也在一旁解释道,一个熟人的孩子,要去香港求学,不要耽误他了。
  军官哦了一声,笑着说,学成归来找我,新中国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
  三仔点点头,倚着船门目送一行人离去。天字码头的候船室上空,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背景是一望无际的瓦蓝天空。被战士扯下的那面飘扬了数十年的旗帜,正在悄然落地,少年感到鼻子酸酸的,眼角不知不觉湿润了。他想起了他的父辈们在这里护国护法,东征北伐,拼死保护的这面旗帜,怎么就成为了秋风中的落叶,凄惨地谢世?
  海刚号终于起航了,刚才的插曲耽误了不少时间。他后来知道,海刚号属于香港华润公司,是共产党的秘密党产,所以在山河易旗之际,依然可以安然无恙地穿行在红白两地。
  船过海珠大桥时,又发生了一桩大事,大到足以使海刚号尸骨无存。
  下午四点五十八分,一声猛烈的巨响,海珠大桥被拦腰炸断,一头扎下珠江。后来到台湾听炸桥的官兵说,本来预定的起爆时间定为四点五十,正巧海刚号处在爆炸区内,炸桥的官兵顶着受罚的危险,拖延了近十分钟,直到船驶出了危险区域才执行爆破命令。一念之仁,世上少了上千冤魂。想起来,三仔都感到后怕。
  但当时,少年是懵懂的,他正站在船尾的栏杆边,与生养他的故乡作最后的告别。低垂的太阳斜斜地放出光芒,往缎面一样的江水上撒出无数金色的细小鳞波。这些鳞波轻轻地揉搓着水下的倒影,使得漂浮的云朵更加柔情地牵动少年的心,使得晃动的高楼更加凄凉地震动少年的灵魂。
  突然间,山崩地裂的爆响,把晶亮的珠江扬到了天上,还有桥上行人的血雾,遮没了十月的阳光。水珠和血雾混合一起,制造出了一片触目惊心的虹霓,燃烧在珠江的上空。少年的眼睛被染红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褪去,好像在随时提醒他,他已经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在那个阳光破碎的下午,故乡已经为他举行了盛大而又惨烈的成人礼。

  三、海珠大桥

  五十年后,这座桥也没有能恢复原貌,桥下仍然不能通船。西方的先进技术,落到动乱的中国,也只留下桥梁最原始的实用功能:行车走人。但海珠大桥的响亮名声,不是尔后春笋般涌出的十多座珠江大桥可以取代的。它依然是老广州的象征,也是新广州的骄傲。在红黄蓝三色变幻出无限迷离的珠江之夜中,两个白发老人从桥头堡登上桥面。
  一个是张三仔,一个是张不大。
  三仔回来了,他不是衣锦还乡。几十年漂泊和奋斗,只用四个字可以总结:碌碌无为。在对岸那个大岛上,他与父母擦身错过。他下船时,他父亲正上了另一艘船,去南美的一个小国当文化参赞。大败退时的混乱,几十万人突然涌到岛上,吃饭都成问题,人人自顾不暇,不是至亲好友,谁顾得上他?只有胡营长见他投亲无靠,收留了他,让他顶了不大的缺,正式成为国军的一名小兵,方不至于饿死异乡。两岸三通,别人探亲都是带着美金港元,或者是最时髦的家用电器,给亲友发出一路欢笑。他当兵,后来读书教书,没积下多少钱财。虽然过罗湖桥也携带着一个很大的行李箱,但里面装着胡营长等人的骨灰。
  曾经的亲人都不在了,他没要侄孙辈千里迢迢赶来接站。广州有他的生死之交,人与人的缘分天注定,有人一辈子在一起,却视同陌路。他与他只是相处三天半,就成了莫逆。在黑云压城的日子里,他们仍然关心对方。直到一封海外碾转过来的信差点给不大带来灭顶之灾,才断了音讯。幸而政治让步了,民族亲情席卷了海峡两岸,不大才敢回应他的殷切呼唤,而且,不大回应他的声音比他还要殷切。
  他俩一边顺着人行道走向江心,一面发出时隔半个世纪的感慨。哪里还有炸毁的痕迹,哪里还有冤魂的呼叫?三仔揉了揉眼睛,仿佛要重新看清山崩地裂的一幕,断桥的一截直戳蓝天,一百多艘民船成了木渣,几百个行人尸骨无存。战争,太残酷了,不堪触目啊。
  三仔在桥心停下了,打开随身携带的旅行包,拿出一个蓝绸包裹,捧出灰状的东西,缓缓地洒向大江。他口里喃喃说道:胡营长,您说过老家没人了,您要在最后打过一仗的故土上安息。我和不大送您来了。
  不大满脸严肃,也捧着一把骨灰,缓缓地伸到栏杆外,让骨灰从指缝滑落。口里也喃喃说道:胡营长,我今天来送你。两年前,我在同一个地方送走了李营长。您不会怪我吧?我伤愈后,跟他做了警卫员,后来跟他一道转业。他和您一样是个好人,那些年像兄长一样呵护着我。再说,您与李营长自小就是朋友,今天你们仍然可以再做朋友。
  江面五彩缤纷,几把骨灰飘飘荡荡,看不出灰白,反而显得有点晶亮。撒完了,两人如释重负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说道:他们会不会再打起来?
  
  
123
  审核编辑:西部井水   精华:西部井水

上一篇: 《 墙壁

下一篇: 《 无声战争

【编者按】 短篇小说主编   西部井水:
一边是残酷的战争双方,一边是自小的朋友和患难弟兄,把人物置身这样的纠葛和考验之中,故事就更耐看更精彩。真的想提一些意见,却也提不出什么来。祝书稿早日与读者见面。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小鱼

    沙发

    2016-11-22

    回复

  • 西部井水

    李营长的士兵大多是经历了抗日的老兵,遇事沉着冷静,承受了突然的袭击之后,其他人各自找到石头大树作为掩体,向山坡上还击。这里应该是胡营长吧?

    2016-1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