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也|《天下凉州》第20章:张轨中风,张越谋霸凉州

《凉国春秋》卷五:打击张越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06-05   阅读:

  
  西晋永嘉二年(308年)戊辰春二月。
  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把54岁的张凉州打倒了。
  张凉州中了风。先是面部肌肉不听使唤,麻痹了,眼往下吊,掐不知疼,口唇不停跳动,说话迟滞不清。忙请来姑臧城里最好的郎中,内服去风汤药,外施针灸刺激,治了几天,效果不显。继而口眼歪邪,嘴角整天流起了哈喇子,干脆不能说话了,吃饭外溢不断。好在只是面部中风,四肢不受影响,行动自如。
  少府主管说,武兴郡有位神医,是从中原逃难来的,还是你明君安置到武兴的。据说能一针治好口眼歪邪。遂派人秘密将郎中请来,诊断后说,这种病轻微的,一个疗程即愈,但明君之病,已是重了。再加今年太岁戊辰,黄龙主事,戊辰乃大林木,六气主风,一个疗程怕是不行,需要明君放下手头一切事务,专心治疗,静心调养,配合才行。
  张凉州不能说话,神医又建议公休,就不能亲自理政。只好一手擦拭涎水,一手提笔,在木简上说话,指挥工作。特事特办,治病期间,遂让次子张茂暂行代理州事。张茂说,请父亲放心,姑臧城的戒备,儿已以父亲名义加强了防务,以号令太府、少府所有官员,保守机密,不得将父亲中风之病泄露出去,其它事务,儿定当与诸位大臣勤心尽力,父亲安心养病便是。
  张轨只能让次子张茂代理州事。此时长子张寔还在洛阳任职,没有回到凉州。去年底,他就感到身体劳累,有些不适,修书一份,遣人送往洛阳,要求张寔辞掉洛阳职务,速回凉州协助父亲。现在也该快回来了。太府内外事务安顿妥当,张轨开始安心调养疾病。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世上也无不透风的墙。
  张凉州中风的消息,还是走漏了,激活了一帮阴谋家的欲望。
  “张凉州”是张轨的外号。他来凉八年,效法窦融,安抚百姓,励精图治。积极融入著姓大族,得到了地方绝大多数豪族的支持和凉州百姓的信任,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张凉州”。意思是凉州人已经把他当凉州人看了。金碑银碑,不如百姓的口碑。这是凉州人对张轨的最高奖赏。凉州人就这样,一旦喜欢了一个人,这个人多半就有了外号。而一旦讨厌了一个人,这个人也多半会有外号。一切的褒贬,都在外号中。即便今天,依然如故。
  但人心不可测也。河西地方豪族中也有一些笑面虎,排外势力很重,还有不认他张凉州的。东汉末“以凉人守凉土”的制度,基本形成了不成文的惯例,但张凉州的到来,把这一惯例打破了。就有地方郡守阳奉阴违,内外勾结,暗流涌动,咱姑臧的地盘儿,岂能由宜阳女几山张氏做代理。这样的不安定因素,从他到凉州的七八年里,其实一直就没有消停过。时时考验着他的智慧,挑动着他的神经。但多都是一些内心的蠢蠢欲动,不敢明目张胆地表现出来罢了。
  晋昌人张越的阴谋,下的却是一盘颠覆张凉州政权的大棋。
  张越出自敦煌大族张氏,那时,自然也是凉州大族。仅《晋书•张轨传》中提到的张姓大臣将领,就有30多人。301年,张轨从敦煌、酒泉二郡中分出一部分,另设晋昌郡,用以安置流民。张越所在县,由敦煌划入晋昌,他就又成了晋昌人。张越本来在陇西做官,任陇西内史,后升任梁州(今陕西汉中)刺史。张越有一个哥哥,任酒泉郡太守。可谓家族显赫,高官倍出。但张越并不安心图梁。其时,少数民族成汉政权已基本侵占了梁州,眼看着为西晋朝廷守不住梁州了,就想暗图河西家乡,百姓富庶、地盘更大的凉州。因而对张凉州即羡慕,又忌妒。听说张凉州病倒,凉州精兵强将又被张凉州派去洛阳,保卫晋室,凉州相对空虚,张越以为绝佳机会来了。
  恰巧这时,姑臧城里传出了一句谶言:“张氏雄霸凉州”。
  而且,这谶言还从凉州传到了梁州,传到了张越的耳朵里。那时的谶语,与天降祥瑞一样,倍受人们相信,昭示着老天的意思。就连皇帝家的,想整点大些的事情,都要找祥瑞与谶语,做行事的根据。张越不由得自作多情,浮想联翩,对号入座起来。凉州本就是安定张氏在霸着,谶言再传“张氏雄霸凉州”,必是另有所指。而凉州张氏中,只有晋昌张氏(原敦煌张氏)的军功实力最大,家族底子最厚,自认为能力超群,实力庞大,朝中也有老乡做背景(尚书侍郎曹祛),左数右数,凉州张氏在内外做官者中,就数他官最大,最有实力,就以为这句谶语是要应在自己身上,便如喝多了烧酒似的,暗自兴奋,点燃了往日“统辖凉州”的贼心。
  张越遂自称患病,从梁州悄悄潜回河西,暗中筹划起了取代张轨的阴谋。
  张越回到凉州,迅速西去酒泉,与其兄酒泉太守张镇商议,又勾结朝中尚书侍郎曹祛(又写作“袪”),凉州别驾麹晃(又云麹佩),还有西平麹氏与田氏等当地豪族,密谋起事,趁机联合起来,取代张轨,以实现河西地区的本地化统治。张越等人分析了局势,其时,匈奴赵汉刘聪率兵南犯洛阳,张轨派北宫纯率凉州军,驰援洛阳,保卫晋室,凉州精锐部队调走,姑臧防务相对空虚;张轨擅自命次子张茂代理州事,此为不忠晋室;张轨长子张寔在洛阳任职,即使回凉,也得一两个月。真是天赐良机。他们找到的上奏理由是,张轨身体残疾,不能胜任凉州刺史了;罗列的罪名是,张轨无视朝纲,打算让次子张茂世袭凉州牧,有不忠晋室、擅自世袭之心。有了这条罪状,抬翻张轨,就不成啥问题了。
  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兵。地方官本是流动的,如果有人在任上突然生病,不能主事,其位置就会被好多人盯上。现在也一样啊,哪个单位的一把手重病住院了,对家属来说是悲痛之事,但在人事上则是一大喜讯,早就有人提前运作,向组织汇报思想,准备取而代之了,组织部门呢,甚至也会把它当做一个名额空缺看待,准备考察接替人选。
  一切策划妥当,张越开始隐居幕后,当起了后台老板,指挥谋反。张越、张镇兄弟连施了三个阴谋诡计,还预备了能引起凉州大乱的一计。
  第一计,寻求外援。张越遣密使到京师,以西平太守空缺为由,西平境内少数民族与汉民杂居,不可一日无郡守,请求朝廷任尚书侍郎曹袪为西平太守,“图为辅车之势”。怀帝征求曹袪意见,想外放你去西平任太守,那儿条件比洛阳苦,是否愿意?曹祛装不知,同意赴任,愿为朝廷肝脑涂地,守好边地。又乘机上奏,听说凉州刺史张轨身已残疾,不能理事,我到西平,还得凉州刺史得力领导,请求怀帝另派凉州刺史,取代残疾病重的张轨。
  怀帝不知这密使奏他任曹祛为西平太守,而曹祛又奏另派凉州刺史,是一条藤上的密瓜。随即同意。曹袪拿到任命诏书,迅速回到凉州,出任了西平郡太守。张越的第一计,得成了。
  第二计,寻找替身。张越很有心计,认为自己直接取代张轨,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意图太明,容易暴露自己,朝廷反而怀疑。在此时,张越得知秦州刺史贾龛朝里有人,下面还有一帮为其摇旗呐喊的弟兄,也紧盯着凉州大位,就密谋先让武威大族秦州刺史贾龛代替张轨。等贾龛到任后,自己再设法取代贾龛而图之。张越遂安排哥哥张镇,一面潜去秦州,负责做贾龛的思想工作,暗中召引秦州刺史贾龛,以取代张轨;一面“密使诣京师”,悄悄上书向朝廷引荐贾龛(估计也是贾龛指派的),开始了实际运作。
  贾龛是武威贾氏大族,向来有排外思想,对外地人在凉州做官,向来有成见。贾龛正谋事时,见张镇来劝,真是瞌睡鬼遇了枕头,双方一拍即合。贾龛更经不住张越、张镇兄弟的甜言蜜语和所开优越条件的诱惑,以为张家兄弟俩是忠心拥护他的,竟然头脑发热,想的简单,不知是奸计,同意回凉州,取代张凉州。心想,凉州贾氏树大根深,势力甚重,贾氏与张轨又是姻亲关系,张轨病的不能理事,由他代任凉州刺史,肥水不流外人田,对张轨也是最好的安慰。他到凉州任刺史,得家族与地方豪族的支持,干起来肯定比秦州顺溜。这一计,张越也得成了。
12
  审核编辑:闲言碎语   精华:韵无声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闲言碎语:
谋反心,四诡计,趁虚而夺之。可叹权生贪欲,自古如此。


往期编辑   韵无声:
开篇没有平铺直叙,反而引人悬念,更凸显张轨在凉州人心里的地位,为下文局势埋下伏笔;也很成功地刻画出张轨临危不乱的大气睿智,篇末也是高潮迭起,拭目以待下回分解。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