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凉州》第19章:大办儒学,建立太学泮宫

《天下凉州》卷四:崇文尚儒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06-03   阅读:

  
  张轨大刀阔斧,推行儒学,招贤纳士,兴办学校。力主“以儒敦化”凉州的民风民俗,以儒风凝聚民心。最终统一了股肱豪族们的思想,得到了左右谋士的得力支持。中央设国子学和太学,凉州太府不能办国子学,就办太学,各郡不能办太学,就立泮宫,各降一格,亦实行双学制。
  但当把姑臧建太学和各郡建泮宫之计提上议事日程时,姑臧城里却无校舍,房屋。现有几处庙宇,地方逼窄,破旧不堪,不能办学。姑臧城本是匈奴所筑,自汉武帝把武威纳入汉朝中央版图、赶走匈奴后,近四百年来,虽然时修时补,但再没进行过大建大修,依然是匈奴老城的旧模样,只有前城和后城,从来没有修过学校。窦融治理姑臧时,也只是开了朝市、夕市、南市、北市。汉末博士敦煌人侯瑾,想建学馆,但未办成,就寄希望于以后,对其门人曰:姑臧“后城西泉水枯竭的时候,就有双阙起其上,与东门相望。那时候,凉州就有霸者出焉。”至魏嘉平中(公元249至254年中期),武威郡官,果然在后城西泉枯竭处,建起了学馆,筑双阙于西泉上,与姑臧城东门相望,遥相呼应。从此,姑臧城才有了第一所学馆。
  如今,西泉学馆早已破败。张轨决定大修姑臧城。
  其时,张轨建设城池的时机亦已成熟。一是他司马宋配刚刚攻打完南山鲜卑,杀死了鲜卑首领若罗拔能,俘获了十余万鲜卑人,凉州境内终于实现了安宁的局面。晋惠帝派遣使者封张轨为安西将军,安乐乡侯,他正在高兴的头上。二是张轨到凉州后实行“尊晋攘夷”和“保宁域内”方略,在一系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等施政举措下,短短几年时间,凉州经济社会出现了繁荣局面,百姓富裕,国库渐趋充盈,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营建姑臧城,大兴教育。
  张轨把建城与建学结合起来,一并推进。
  于是先“大城姑臧。”
  姑臧城,古叫“盖臧城”,昔匈奴所建,后人音讹,叫成了姑臧。匈奴修建姑臧城之前,姑臧城只是姑臧部落的“小城堡”。《汲冢周书》载:在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就有“正北的大夏、莎车、戎翟、月氏、空同、姑藏”等十大部族。新石器时代晚期,姑藏族同其它民族就在祁连山谷水间,尤其在今凉州一带休养生息,并视为他们祖孙生存兴盛的发祥地。至战国中期,姑藏族由聚落走向带有政治色彩的小城堡。至秦汉时期,北方匈奴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匈奴休屠王先修了“休屠城”王宫(今凉州区四坝镇三岔村)。后匈奴另行选址,在今址大修姑臧城。视姑臧旧城为龙盘凤鸣、金盆银山的风水宝地,调军民万人以扩建城垣,同时在城内修建了王宫及祭天坛。竣工后,虽规模增大,街衢宽阔,整齐雄伟,但匈奴人并未改名,仍称“盖臧城”。汉武帝打垮匈奴统治者,夺走“祭天金人”后,在河西实行郡县制,姑臧城始置姑臧县,不久隶于武威郡。
  张轨同时号令各郡立泮宫,各县办庠序,乡村兴六仪。州郡县学校同步建设。“张轨称制□(字不详)凉,治建宫室,适当遗址”(见《西夏碑》)。在扩建匈奴前城、后城的基础上,增建东城、西城、中城,使姑臧城五城相连、街衢相通,形成了“南北七里,东西三里”的庞大规模。张轨不但修建了宫室,还修建了太学、泮宫。新修建后的姑臧城,妙得风水要法,上山看“地有龙形”,两水环抱,远处看,如盆养鱼,“有龙静卧”,故名“卧龙城”。成了中国建筑史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人们盛赞“凉州之有姑臧,如中原之有洛阳也”。张轨希望姑臧真正成为凉州的龙兴之地,儒兴之所。为他推行儒家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城姑臧”完工后,张轨立即大办教育。
  在姑臧立太学,在各郡立泮宫。
  “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以教胄子。”
  另外,“增高门学生五百人。”
  “太学”是凉州的最高学府,校训是:“文治兴邦”。
  “泮宫”是各郡的第二学府,校训是:“教化齐俗”。
  “太学”摆明了是培养治国兴邦的人才之所。先前征招的五百名胄子,全部分到太学、泮宫当老师。太学、泮宫的招收学生的条件,仍然是九郡著姓豪族的“胄子”。这点,和西晋中央的教育制度一致,并未突破。“胄子”即豪族、贵族诸子中的长子。另外,又为高门大姓增加了名额五百人。
  张轨让九郡著姓长子先上太学,熟习儒家经典,掌握治国之道,从太学一进一出,即可飞黄腾达,置身于邀取令名,博取声誉的名利圈内。这就给了豪族们极大的尊严和面子。而且,先取长子,不偏三向四,一碗水端平,替豪族们解决了族内诸子之间让谁先上太学的矛盾,豪族们无不佩服张轨。其次,把上“泮宫”接受普通大学教育的机会,给了其它“高门”及中等门弟子弟。他们毕业,更大的职责是到郡县以下的基层任职,从基层做起,步步高升,或继续从事教育事业,教化百姓,以齐民风民俗。
  太学、泮宫办起后,所“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的师资不够用,又“选省耆德硕儒以训胄子”。把那些儒学造诣深厚的“耆德硕儒”请出来,进太学,进泮宫,当教授,讲授儒家经典,培养治国才俊。为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又设“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把校长的官职提到与别驾(州刺史的秘书长)一样高的级别,如今之省政府秘书长。校长姓张,叫张祭酒,姓王,叫王祭酒。前凉的高等教育,就这样开始运行。以太学、泮宫双学教育为标志,姑臧城从此成了河西文化教育的中心。
  太学首批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入仕做官,或到各州郡君任职,解决了政治上河西武将成群、儒宦不足的燃眉之急。其余所学有成、儒学功底好的,分配到各郡,给他们儒林祭酒、博士祭酒、教授、助教等各类文职。贵族子弟风光无限,掌握了学术与文化的领导权。在西晋后期国子学、太学日渐没落的时候,凉州的儒学却滚雪球似地发展起来了,河西文化空前兴盛并普及开来。
  泮宫虽不可与太学同日而语,但在各郡仍是最高学府,如今之市立大学。学成毕业,重点分配各县任职、做官、办学,官职再微,也同样“价重西州”。他们中的大多数毕业后,虽然直接分配到了基层,官职与社会地位较低,做了宠臣、亲信、使者、牙门等,但干的好的,也升任到了长史、司马、太守、县令等要职。当老师者,仍然尊荣的很。
  读书是做官的唯一前提。张轨把上太学泮宫、入朝做官的机会先给了大族长子,就无形中笼络了豪强大族,不费口舌,不用明言,灭乱于萌芽,直接瓦解和分散了盘根错节、门宗强盛的河西著姓大族内部族与族之间不同圈子与团伙势力的集结,让豪族、高门中的老大上太学,等于给每个豪族高门,都给了一个出来做官的名额与指标。这对豪门贵族是相当公平的。很快,豪门贵族成了对张氏政权的坚定支持者。至于郡县次等大户,地主小族,更不用说,他们的子弟能上泮宫,入仕途,也是自汉一来姑娘上轿头一遭,遇上了盛世,就有了出人投地的机会。社会上自然是一片赞誉之声。
  这样的尊师重教观念,也唯张轨治下的凉州有之。
  当然,这种不以“择优”为录取条件,而以“长子”为唯一条件的一刀切政策,对族与族公平,但不能保证生员的质量。因为家家的老大不一定都是读书的料。清一色的“胄子”上太学泮宫,毕业后自然良莠不齐了。儒世大族的长子,有儒学背景,有文化基础,水平较高;而军功豪族的长子,从小跟着老子耍刀弄棍,游手好闲,进了学府,读起书来,自然跟不上趟,甚至相当吃力,其中就不乏纨绔子弟。他们毕业后,好多人并不想做官,也不想任教,但有了太学、泮宫的文凭,有了豪门大族的背景,出入于郡县公府,游荡于姑臧城和郡县大街上,那个官员又敢得罪他们呢?有的干脆充任公卿门生、宾客,甚至成了官员的昵友。他们不是官员,胜似官员,朝参机要,晚预枢密,与州郡官员同起同卧,虽不免下流,却得心腹而享厚禄。但这都不是问题,影响不了这批太学毕业生的主流质量。历朝历代,那个国都,那个州郡的街头没几个纨绔子弟和混混呢。
12
  审核编辑:韵无声   精华:韵无声
【编者按】 往期编辑   韵无声:
与中原战乱频繁,政权更迭,经济文化凋敝相比,五凉统治时期封建政权稳固,文化繁荣发展,这与前凉张轨大力推行儒学,重教育休戚相关。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张轨功不可没!只是真的要实现这宏大的工程,也非易事,可见张轨能够审时度势,力排众议,朝明确的目标发力。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5

  • 东方玉洁

    这样的历史研究文章,真得是你这样专业的人才行。但不喜欢不关心的人,也读不了,史料太丰富了,一般人掌握不了,甚至连名称都难以知道。最近在看一部穿越小说,其中涉及的汉代知识就足够迷茫的了。

    2021-06-04

    回复

    • 相也

      @东方玉洁  嘿嘿,我非专业人士,也非研究文章,是一个历史文化爱好者写的历史文化随笔散文。有一句话,你是对的“不喜欢不关心的人,也读不了”,所以是寂寞的人写给寂寞的人看的,但喜欢历史的人,看了的人,他的生命已经比凡人延长了一千多年。

      2021-06-05

      回复

  • 韵无声

    这也真是一个宏大的工程。

    2021-06-03

    回复

    • 相也

      @韵无声  谢谢,是个庞大的工程,原来只写十篇的,就如我写汉朝的散文一样,但写完了,意犹未尽,反正退居二线,没事做了,每天就两件事,上午写历史文化,下午写周易,各两小时,全当喝茶了。

      2021-06-05

      回复

    • 韵无声

      @相也  爱好历史能坚持的人本来就是凤毛麟角,您还能身体力行地投入进行研究且成文,这也是一种专业精神。佩服!

      2021-0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