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也|《天下凉州》第48章:借道成汉,打通松藩水道

《天下凉州》卷九:张骏新政(4)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1-07-27   阅读:

  
  
  
  张骏上任,极需要与东晋取得联系。
  这是他继任后,最主要的政治任务。前凉虽然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但张氏三代,皆以忠心使晋为美德。西晋灭亡,东晋建立。东晋仍然是司马家的血脉。前凉再怎么独立,都是晋的臣属,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权。不落叛晋不尊的历史骂名。这一点,张氏几代,头脑都是清醒的。何况,在张骏的眼中,他的官职,是以西晋遗佬以西晋的名义拜授的,但西晋早亡,遗佬的任命,与私署并没有什么两样。
  张骏想要东晋朝廷的册封,要一个正朔的名分。何况,张茂临终时,也给张骏留下遗训,要他千方百计,想法打通道路,到达东晋建康(今南京),帮他恢复晋臣的身份。张骏即使想走独立的道路,也不敢丢了祖上的遗训。但此时,前凉孤悬海外,成了飞地,与东晋建康之间,出陇右经关中南下之路,早被后赵阻断,无法到达建康。向石勒借道,无疑于与虎谋皮。摆在张骏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取道汉中。张骏就想曲线借道,南下汉中,借成汉帝国的水上交通,东下建康称臣,打通前凉与东晋的道路。
  前凉建兴十三年(325年)春,张骏视察完揟次县旱情回来,就派遣傅颖为使者,南下成都,与成汉“修邻好”,并向成汉借路,欲呈送表章到京城。张骏毕竟年轻,刚开始想的简单了。以为成汉皇帝李雄,也是汉族人,晋朝的旧臣,有共同的使命,就在借道之时,顺便给成汉皇帝李雄写了一封信,劝他去掉皇帝尊号,向晋朝称藩做属臣。
  李雄看了信,心里很不爽。一个19岁的毛头小子,不亲自面君,称藩称臣,竟然派使者给52岁的皇帝捎信,真是不知尊卑大小,天高地厚,狂妄的了得。向我“修邻好”,却不向我称臣,还劝他李雄去掉皇帝尊号,向东晋称藩称臣,真是天真啊。就直接拒绝了前凉借路的请求。他都坐了快八九年的成汉皇帝,你却让我去掉皇帝尊号,这怎么可能呢。
  刚开始,傅颖搞不清原因,是所带的见面礼不够,还是自己的身份太低,不够格向他李雄借道。私下里向李雄臣属打听,才知道李雄不高兴,是前凉不但没向成汉称藩称臣,还劝他去掉帝号。前凉不远万里,南下成都,借道尊晋,却不向成汉称臣,只修邻好,这等舍近求远之举,便是把成汉帝国不放在眼里,李雄怎么同意借道呢。
  果然,过了几天,李雄又召见傅颖,直接说明了本意:“凉国除了向我称臣,做我的藩属,向我纳贡,使成汉与前凉修好,我便借道于你。”
  但是,傅颖此次前来成汉,张骏的授意,只是借道,并未给他授权称藩之表态。这是国之大计,他一个使者,自然不敢擅自做主。
  李雄又道:“我知道前凉一直尊晋,这一点,我不反对,也不为难,我的要求不高,不像前赵那样下诏书,拜授张骏。你回去告诉前凉王张骏,我只要一个称藩称臣的名分。”
  作为礼节,李雄也给张骏写了一份回信,让傅颖带回。
  傅颖失意的捎着信回到了凉州,向张骏汇报了借道失败的情况。
  李雄在信中说:“我以前被士大夫们推举,却原本无心做帝王,进一步说,想成为晋室有大功的臣子,退一步说,想和你一样同为守御边藩的将领,扫除乱魔尘埃,以使皇帝的天下安康太平。可是晋室衰微颓败,恩德声誉都没有,我引领东望,有些年月了。正好收到你的来信,在暗室独处时体会你的真情,感慨无限。知道你想要按照古时候楚汉的旧事,尊奉楚义帝,《春秋》的大义,在这方面没有人比得上你。”
  张骏看了信,方知李雄话说的很漂亮,很好听,事却很硬,委婉地拒绝了张骏。张骏第一次遣使借道,就这样吃了闭门羹。要张骏真心实心的向成汉称臣,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通权达变,是张骏的智慧,能屈能伸,是张骏的性格。他颇识时务,能及时调整和修改对外政策。鉴于眼下除了成汉之道,又无路可达东晋建康,张骏适时装“怂”,调低姿态,采取了向成汉假意称臣、借道东下之策。
  前凉建兴十四年(326年)夏,张骏又派治中从事张淳,为出使成汉的外交团长,配给手下随行官员十余人,组成使团,再去成都,向成汉称臣,假托此举以借路。张淳号称凉州铁嘴,能言善辨之士。
  这次,张骏给张淳授了权:“称藩于蜀,托以假道焉”。
  李雄一听前凉使者又到,向成汉帝国称藩称臣,非常高兴,心里得意地想,早应该这样嘛,去年来就称藩称臣,现在前凉或许早到建康,拿到东晋朝廷对张骏的诏命了。
  但张淳还是变着方儿游说李雄,想达到成汉与前凉两国联盟之事。李雄因与南氐杨初有仇,张淳就拿成汉与仇池国的矛盾挑拔李雄道:
  “南氐不像话,屡屡成为边境上的祸患,宜先征讨百顷(仇池山,一直为氐族杨氏占据。上有百顷池。此地壁立百仞,一人守道,万夫莫向),其次平定上珪(今天水市清水县)。我们两国并势合力。席卷三秦(今关中、陕北),东面荡清许都、洛阳,扫平燕国、后赵,从平阳接回二帝(晋怀帝、晋愍帝)的灵柩,把皇帝迎回洛邑,这是英雄霸主之举,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们的国君之所以不远万里,派遣下臣,冒着生命危险前来表达诚意,是因为陛下义名远扬,必然能理解我们国君为皇上效力的心志,同心同德。天下的恶事,各有各的不同,但天下的善事,都是相同的,请陛下考虑。”
  张淳不可明言的意思,是前凉与江南建康之间,从成汉走水路,实在太弯路,仇池国、燕国、后赵若灭,前凉到江南的陆路就通了,到时候,就不借你成汉的水路了。
  不料,言多必失,李雄听到“两国并势”之语,明白几个意思了,十分反感,立时生气,动了大怒。前次张骏写信,要他去掉皇帝尊号,狂妄;这次张淳劝他,合力攻打三秦中原,灭亡仇池,狂妄。
  他当年从关中率着几十万饥民流民到成都,就因为西晋地方政府拒绝难民入境,不顾关中饥民死活,才率众起义,打败西晋地方政权,建立成汉帝国。前凉尊晋,他无权干涉,但怎么还想把他李雄绑向战车,为晋朝招魂呢。
  再说,成汉帝国帮你前凉灭了仇池,打下三秦后赵之地,你直接从陆路向江南东晋称臣,就不来成都,向成汉称藩称臣了。但在使者面前,李雄又不便明露反对之意,李雄就赶紧收起怒脸,露出满脸的笑意,假装同意张淳的谏言,暗中却派遣武功超人的军卒假扮盗贼,潜伏东峡(三峡,在成都之东,故云东峡)江边,要把张淳杀掉,丢到东峡中去喂鱼。
  成汉人桥赞,认为李雄暗杀张淳,有违外交道义,更有违江湖道义,就秘密地把此事告诉了张淳。
  张淳听后,倒也不惧,再次面见李雄,慷慨陈词:“我们国君之所以派小臣经过荒无人迹的地方(“蜀不许凉人假道,则蜀地前此无凉人之迹”),通过许多蛮族的地区,不远万里来表达诚意,确实是想通过贵国之地与建康的朝廷取得联系。原以为陛下能主持正义,同心戮力于王室之臣,能成全别人的美节,没想到陛下你出此下作之策。”
  “陛下也是中原汉人,如果想要杀掉下臣,完全没必要偷偷摸摸,你应当在最繁华的都市之中公开杀我,在众目众目睽睽之下,明明白白地告诉成汉百姓:‘凉州不忘旧义,派遣使者通款琅邪(晋元帝司马睿,这里指江左东晋),我大成主圣臣明,我们发觉之后,将他杀掉了。’这样,或将我人头高悬城门之上,可以使陛下你义名更加远扬,天下都畏惧你的威势。如今却想偷偷把我杀掉,丢进江中喂鱼,表面上神不知,鬼不觉,实际上,陛下的威刑得不到显扬,又怎么能将你盛大美好的功业,告示于天下呢?”
  张淳这一通数落,让李雄大惊,脸顿时发烧。不知什么人告了密,泄露了他的机密,让张淳获悉了杀他的消息,赶紧矢口否认道:“哪有这种事!没有,没有!我是想放你回河西呀。”
12
  审核编辑:闲言碎语   推荐:闲言碎语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闲言碎语:
一张巧嘴,打通一条水路,一腔勇谋,助一方成就。自古英雄多人赏,不管是敌还是友!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