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关系乱谈

作者:寒鸦凫水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21-08-27   阅读:

  
  前一阵,读过马绍民先生的文章《张飞之猛,还在于收拾得了泼妇》,联想到时下世情百态,颇有感触,就以唐僧师徒为例胡乱留了言、感了慨。
  今日一时兴起,想借古典小说之人物关系,写写社会、人情、市井方面的文字,一来练练笔,二来调剂一下枯燥的生活。
  思来想去,在目力所及的古典小说中,四大名著最具影响力,又文白通汇,少长咸宜,但要说到趣味性,首推《西游记》。最关键的是,《西游记》之中人物多是神魔鬼怪,可以放心臧否,不用担心牵连这个,影射那个。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动笔之前已经露了怯:书店里关于四大名著的研究、戏说文章铺天盖地,靠其成名成家、吃菜喝汤的名家大腕比比皆是,咱这三板斧再怎么折腾也翻不起一丁点浪花呀!环比一看,也就是有关《西游记》的评介文章还算波澜不惊,那正好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扔个冬瓜听个响”的心态动动笔、试试水了。
  结果经过几个熬油点灯的夜晚,又经过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以至于夜不能寐的折磨之后,终觉力有不逮,只好缩小范围,收起野心,试着聊聊自己依循唐僧师徒关系蔓延出来的一点粗浅想法。因为是想法,所以漫游四海,不着边际,既没有中心思想,更无寻段落大意,纯属饭余谈资,一笑即好,不可当真!
  《西游记》是神话小说,先后出场的角色成百上千,人物关系更是错综复杂,从天界到人间,云来雾去,既有法相庄严的大罗金仙,也有嗜血啖肉的山妖树怪,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总能看到一点熟悉的影子,那声调、神态,一颦一笑不就是邻居老王或小李那点德行嘛。至于唐僧师徒嘛,更是兼具了众生百态及其长长短短,他们以鬼神传说演绎着人间故事。
  有时候,得把鬼神当人看,反之亦然。
  在我看来,《西游记》或许可以换一个更实用更好卖的书名:《领导艺术大全》。你看嘛,整部书不就是讲一个人带领着一猴、一猪、一鬼,经过十万八千里长征,发展团队精神,凝聚团队力量的故事嘛。
  师徒四人,唐僧当然是团队核心,灵魂导师。老和尚虽然身世坎坷,久遭困苦,但他毕竟出身名门,又是佛陀亲传弟子转世,在血统上占领了制高点;而且,玄奘的道德修养臻于一流,虽然屡屡泥于伪善,是闻名天下的“滥好人”,但也应侧重于“好人”二字嘛。
  所以唐僧成为团队领袖从表面看是委派任命的结果,实则是三界优选精英。不过,实话讲,抛开道德和裙带关系等因素,老和尚还是颇有些领导力的。
  首先,唐僧会哭。做领导一定要善于哭,强于哭。我们不要动不动就嘲笑爱哭的领导,哭是一种高妙的领导艺术呢。既然哭是一种领导艺术,就要掌握哭的时间地点,哭的力度及表现形式等诀窍,断断不可简单理解、贸然行事,弄不好就会搞成“鳄鱼的眼泪”。看看唐僧,他就把这种似弱实强的管理武器运用地炉火纯青。在十万八千里西行旅途中,洒满了斑斑泪痕。
  西行路上,每当他遇到家庭贫苦、罹难于天灾人祸的惨剧时,总会双目垂泪,并借此教育弟子们爱民惜力,要常怀悲悯之心,哭完了,定要或粮或钱接济一下贫民。这事儿往往吩咐沙僧去做,因为这泪水首先感动了“道行”较浅、憨厚耿直的沙师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觉得沙师弟比较“傻”的原因嘛!当然,我们应该充分发扬学习这种“悯农”精神。
  如果被妖怪抓,老和尚必哭无疑。这一幕屡屡上演,以至于很多读者认为唐僧实在是脓包一个,这样做领导,威风扫地,颜面无存,置大唐形象于不顾,成何体统!但是,我们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相信,不要说妖怪,就是仅仅拿小刀子在面前比划比划,大多数人都怕要腿肚子转筋,流两滴泪也说不定呢!
  话说回来,唐僧这一哭也不完全是因为胆怯、害怕,更是一种“激将法”呢。
  领导要善于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斗志,关键时候必须懂得示弱。唐僧用眼泪明示大弟子孙悟空:去战斗吧!以孙猴儿的性格、灵气,当然秒懂,强烈的好胜心使他欢欣愉快地接受任务——解脓包师父之困厄。看,多么高明的手段,只需要几滴清泪就可以号令一代猴王为我所用。
  说来也怪,西行路上,没有什么是不能拿来哭的!唐僧从东土大唐一直哭到灵山脚下。与唐王辞行,要泪洒长亭;猛虎拦路,便双颊生泪;过险滩凶涧,又拭泪长叹;喜收高徒,泪盈双目;困于妖洞,只好摇头垂泪;菩萨搭救,流泪谢恩;遇贫寒百姓,泪噙于眶;过雄关宝寨,因惊惧而滴泪;望西行之路遥迢,又感慨人生短暂而泪下;面见如来,迎取经卷,喜极而泣……
  一部《西游记》,就是老和尚的流泪青春史。这时候,总想忍不住大声质问:你这么能哭,让水做的林妹妹情何以堪!
  当然,唐僧决不是仅靠泪水博同情、凭悲情涨人气的。哭只是管理手段之一罢了。
  唐僧所领导的团队只有3个成员,而这3位都是亘古唯一的世间奇葩!简单说,是一只顽劣不堪,上打天庭、下闯龙宫的老石猴;一只闹蟾宫,欺山霸岭、腾云驾雾的黑猪精;一只伏波八百里,喋血流沙河的丑鬼。
  这几个魔头与唐僧放在一起,简直是狼狗与鲜肉的故事嘛!
  对付3个顽徒,老和尚可谓锦囊如云、法宝随心,而且他深谙儒学真谛,遵循教育规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俗语讲杀鸡儆猴、擒贼擒王,三个弟子中,孙悟空首称顽劣,本领强心气高,性如烈火,是最难管束的一个。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老石猴数百年来的人生犹如锦云霞帔,艳绝长空,正如书中所写“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星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府县城隍跪我,东岳天齐怖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
  而唐僧的前半生只是深空中一颗黯淡的星星,能拿得出手的“身份”无非是佛门新秀、唐王御弟而已。因此,在如何领导神通广大的大弟子孙悟空的问题上,老和尚不得不狠下功夫勤说教,严守戒律常力行。
  唐僧首先是借慈母心感化顽石猴。这一招看似老套,其实却是最关键、最真诚、最朴实、最有效的一招。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孤苦无依。春去秋来,眼前的行人过客何止千万,心怀悲悯之人总会为石猴摘几颗野果、插几枝山花,说说路途中的奇闻趣事。年复一年,这些细碎小事、人情冷暖磨练着石猴的心性,也更加深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因此,对于这个能够解困厄于水火,放猴王归山林,让其重享自由的普通和尚,孙悟空是永远铭感五内的。
  老和尚趁热打铁,在揭法帖、放石猴之后,问其身世,送其名号,捉针线,缝皮裙,活脱脱演了一场“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的泪目大剧。
  老石猴虽然身如钢筋,性似坚石,且岁比彭祖,但在人情世故方面却如总角童儿,很少体会真正的关怀和牵念,所以在唐僧的催泪剧面前毫无意外地一招就范。当然,老和尚对于孙悟空也确实是慈航普渡,从内心深处同情他举目无亲、连连罹难的悲惨身世。可以说,唐僧对孙悟空的关怀是真诚的、不掺水分的,这也是他领导艺术之中最本质、最高妙的手法。
  但孙悟空毕竟是战过天兵、揭过龙鳞的齐天大圣,他过惯了日游八百仙山,夜巡三千洞府的生活,怎能耐得住青灯古佛、吃斋打坐的寂寞时光呢!
  一般情况下,逃出生天仅仅是人的生存本能,自由才是人的终极追求。但自由却总是相对的,它应该在规则内运行,这些哲学上的问题是争辩不清的。不过,我们也知道,维护规则最有效的办法是铁手腕、金制度。这一点唐僧知道、观音知道,所以当孙悟空一再破戒时,老和尚恰逢其时地送上了镶嵌着金箍的漂亮帽子。
  老和尚毕竟是佛门子弟,虽然手握戒尺,但总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他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放出“紧箍大法”的,平常时日还是以月白风清的柔和教育为主。尤其是在妖怪面前,怕自然是怕的,常常被吓得泪如雨下、骨软筋麻,向妖怪磕头请罪、忍辱求生更是家常便饭,因而常被徒弟们笑称“脓包”。但是,一路西行,历经千难万险,唐僧始终没有放弃一心向佛的志向,正是“撼山易,撼其志难”呀!寒来暑往,花开花落,唐僧的虔诚和坚守以及无处不在的善念还是慢慢感化了徒弟们。
12
  审核编辑:黄尘刀客   推荐:黄尘刀客

上一篇: 《 没见过尘埃,那就开飞机

下一篇: 《 舞台

【编者按】 管理组   黄尘刀客:
语言犀利,论述清晰,读之心生快意。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