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世界的灵魂独舞

——瘗花秀士近期散文综述

作者:瘗花秀士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2-02-20   阅读:

  
  故事发生在两个核心场景:学校和乡野。这两个场所,一处展示了少年时代的纯真友谊和朦胧心事,一处发生着面临人生抉择的惊心动魄的内心交战。学校时光是一场黑夜来临前的昏黄夕晖,在时日无多的伊甸园式梦境中,没有人预料到前路暗藏的暗淡或凶险,山野经历是一个渴望脱离现实回归自然的独行者的世外桃源,作者一边醉心于高山的清奇与流水的随性,一边又对自己未能创造价值抱以深深的自责。
  可以说,无论学校还是乡野,都无法寄托瘗花秀士那颗不与红尘共舞的出尘之心,它们要么最终得与现实苟合,要么将与社会发生不可调和的牴牾。因而,这些看似欢乐的描写,最后必然都会指向虚无:与女孩们的交游,讲的是物是人非、万物皆流的自然规律,对山野的钟爱,暗藏着不可回避的生存与责任问题,由是,作者陷入了一个两手空空的困境,想珍惜的终于错过,想逃避却无法自拔,这正是“既负如来又负卿”,文末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是乌托邦或者世外桃源的最终破产。
  我们来细细梳理,会得到很多隐藏的细节。
  第一次去凉风坳,是整个故事的缘起,它为作者后来的多次重历提供了精神动力,也拉开了一幅毕业在即,从此注定天各一方的学校生涯的帷幕。这是一次留有遗憾的出游,这个遗憾构成了文章的基调。
  第二次去凉风坳,与第一次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第一次的难忘经历构筑起念念不忘的精神家园,才有了第二次带有缅怀性质的重游。从当年欢快的同学聚众出游到如今只有湉一人相随,这是烟花散尽的第一层遗憾。五年后当秋提起薇和洁对“我”的隐秘情感,使“我”对于无知觉中辜负了爱着自己的女生产生出无限歉疚,这是第二层遗憾。有了这两层遗憾,“我”对凉风坳近乎偏执的爱,就有了更为充足的理由。
  但是,人事变幻在文本叙述中不是重点,作者用巨大的篇幅来描绘当地的风光,爬山的过程,乃至运用上地质学知识,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纯粹描绘自然风光和卖弄科学知识,“我”在这些详尽的爬山过程和风光描绘中,无处不在贯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尤其是得知薇的感情后,作者不畏艰险去独登金龙顶,透露出“我”冷漠外表下汹涌澎湃的热血和冲动,这既是对首登凉风坳时的约定“下次来爬金龙顶吧”的践约,也是携同不在场故人在无人境地上演深度共情的一段脑剧。这些奇特的举动,基于一种思想大于行动、思想超越现实的文人个性。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士大夫气质,使“我”对世事显出让人无法理解的晚熟甚至不熟,既辜负了女孩们的情意,也浪抛了自己的年华,耽搁了自己的前程。
  只有善良者才会背负最为沉重的十字架,“我”在这些年里,心里一直背着包袱,脚步一直徬徨,处于无比纠结的复杂心理状态之中,历次爬山出游,既是对现实中难得的纯真情感的追思,也是在追寻自己林泉高卧的出世理想,在这些出游和纠结当中,“我”离世俗越来越远,生存的压力却越来越重,或许理想就是一口无底洞,投入再多的代价也填不满,垒不平,达不到。“我”在文末走出大山时决定外出打工,应当看作是一种终于直面现实、担起责任的幡然醒悟,毕竟,高尚的东西是会伤人的,但这种决定极其痛苦,正如一位散文主编的按语:“人最后的归宿,都是要与这个世界讲和,只不过,有人很快就投降了,而秀士是那个顽强抵抗的勇士,即便投降也很悲壮。”

Ⅳ山间传来一支悠长挽歌——山里边

  “买山终待老山间”是瘗花秀士自幼的夙愿,因而,他对自己曾经的山乡经历视同珍宝,尤其是对于寄托了他无数情感、想象、追求、思想的三次登山历程,更是魂牵梦萦,难以忘怀。
  《山里边》作为“三座大山”系列的完结篇,写的是大坝鼎罐山。这座山不像《山那边》的金龙顶和《山这边》的凉风坳那样,以其遥远和神秘,被作者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它更着重于表现人物的命运,因而摒弃了前两文对内宇宙的深度探索,在外宇宙里揭开一幕活生生的人间悲剧。
  尽管文章的主题更偏向于叙事,但作者并没有把它写成一个小说,甚至都没有写成一个结构紧凑、事件集中的叙事散文,像前两文一样,他依然以游踪为线索,把风光描写和个人感受推到前台,给人一种游记散文的假象。但在游程当中,以一座山的前世今生让视角在今昔之间来回平移,时而由相似情景触发个人回忆,时而又由沿途所见让隐藏的主体故事偶露峥嵘。这种手法,跟《山这边》有些近似,即把现实与回忆这两条线有机穿插起来,让它们起到一个互相映照和对比的效果,也使得主体故事产生了欲言又止、跌宕起伏的悬念。
  但它们还是有所不同,不同之处首先在于《山这边》表达的是一种个人思绪和情感,线头更加零散,在情节上也没有出现一个芯,而《山里边》是有芯子的,它在东鳞西爪的片段式讲述中,逐渐拼起主题人物嘉敏较为完整的一生,由于这种区别,明确区分出它们本质上的差别,一篇属于抒情散文,一篇属于叙事散文。
  对于主题人物这条隐藏暗线,作者也没有一忆到底,他采取了两种途径来交待,一是作为同学的“我”的回忆,二是与同伴在游程中只言片语的提及。在回忆当中,嘉敏是个初一学生,他与“我”交好,邀我作客,捡鞭炮学鸡叫,处处充满着童真的乐趣。只看这些片段,难以让人想到他悲惨的身世和下场。然而,这些片段却是作者的“即时”经历,作为一个儿童,他必然只顾及眼前的玩乐,难以记住也不会扫兴地去想到、提起未曾亲见的旧事,作者把能够有效传递主题人物身世命运的信息放到了明面:通过沿途见到从山上滚落的巨石,让“同学”“我”和“同乡”江濬这两个知情者牵出十八年前改变了嘉敏命运的那场意外。
  第一次对人物命运的透露就到此为止,接下来又进入到作者的登山和回忆双轨并行的轨道上,只有一些随时埋下的草蛇灰线在牵引,比如说到被巨石砸死的一家人是“我”的同学,接下来就在回忆中写到同学嘉敏,比如说到回程中将去一户选址独特的人家吃饭,马上就转到当年在刚建新房的嘉敏叔叔家的场景。
  谜底果然在吃饭那家也即嘉敏叔叔家初现端倪。对作者身份的认定,让老人想到了不幸的侄儿,虽然此时因为怕刺激到他而没有由他来讲述,但嘉敏的结局显然已经藏不住了,只是换了个场所,由另一个知情者江濬来揭开,于是读者终于看到了难以接受的事实:由于家境贫困、天灾人祸,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嘉敏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未能得到善终。
  那么,登山这条明线对主题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是缘起。没有这次登山,“我”将不会知道嘉敏辍学之后的情况,如果不知道他的结局,也不会起心来写这篇文章。
  其次是扫清外围。以十四年后一个成人的眼光来审视主题人物生长的环境,让这个悲剧的生长拥有一块合理的土壤,作者虽然在十四年前曾经来过这里,但一个儿童显然不可能对其产生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考量与评估,甚至都难以还原这些山峦、村庄与田园的真实面貌。
  最后是对比。对比在文章里多方存在,一是十四年前未曾入世的儿童的浪漫主义感受与十四年后历尽沧桑的成人的现实主义观察,比如当年梦想着登上鼎罐山抒发满腔豪情壮志和现在看到的却是没有成片田原和树林的贫瘠的土夹石,比如当年嘉敏叔叔初建新房,直到夜深宾客仍不肯散去的热烈红火,到现在他已然头发花白眼神混浊,总是一副要哭不哭的神态;二是人与人的对比,条件差如嘉敏,十八年前因落石家破人亡,没过几年家里主要劳动力又因车祸致残,直到十多年后自己因犯罪惨死,将“马太效应”演绎到极致,条件好如一起登山的两姐妹,早早迁居城市,从姐姐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作风来看,经济条件显然十分优渥,正常条件如江濬,靠努力读书走出大山,因而,这个悲剧故事,虽然有着不可预测的自然因素,也与巨大的城乡差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234
  审核编辑:闲言碎语   推荐:闲言碎语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闲言碎语:
一篇文字后溢满的感情,竟然可以如此的深厚,只是浮躁的社会浮躁的人,无法将其看透,灵魂独舞想来也好,格格不入的异端,有着常人不懂的棱角。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