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花满国香

作者:英沙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2-08-03   阅读:

  
  从此,他带领一大批战士,开辟了除战争以外的第二战场,开始了屯垦戍边、建设新疆的艰苦创业。
  那时的新疆,每户农民只有一把坎土曼,一把镰刀,每6户人家共用一张土犁。驻疆20万部队刚开始从甘肃拉粮食,运价是粮价的7倍。从苏联进口的10万吨军粮每年要花3000万卢布,新疆军区每个月要用一架专机从北京运一趟银元来购买粮食。美国副领事马克南曾经预言:中国的军队将会饿死在新疆!
  在完成减租反霸、剿匪、实行土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办工厂、创建学校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后,王震带领同志们向大漠要地,向荒原要粮,靠肩膀扛、靠双手挖,在东起若羌、南到昆仑山北麓、西至帕米尔高原、北抵天山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上开展新的“大生产运动”,在每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原上围垦土地,开荒种粮。
  几年下来,王震的部队象开了挂一般,一个劲地往前冲,往前闯。仅仅五、六年时间,他们搬走了14万座沙包,修建了6100座水利设施,修造的灌排水渠道长度达14000公里,开垦了200多万亩的土地,把荒凉的戈壁滩,变成了中国的新粮仓。
  当王震展目一望,看到金色的田野在他的眼前大片大片地展开时,他的内心顿时开满了稻花,瞬间香遍全身,脸上竟然现出了孩子般的笑容。后来,王震回京看望毛主席,带来新疆哈密瓜、葡萄干等土特产。当毛主席尝过了白花花的新疆大米煮成的热气腾腾的米饭之后,直夸王胡子了不起,这是伟大的创举!
  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北大荒博物馆,有一幅版画,题为《第一道脚印》。画面里,乌云低沉,垦荒勘测队的几位战士扛着设备,拄着木棍,行进在茫茫雪原,身后留下一行行脚印,这是当年开发北大荒的真实写照。
  博物馆内,一面长达25米的铜墙上,镌刻着长眠于黑土地的北大荒人的名字,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是12342名拓荒者。如今,更多的北大荒人及其后代依然在此奋斗拼搏,将这里从人迹罕至的“莽莽荒原”,建设成富饶丰盈的“中国饭碗”。
  黑龙江省北部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与三江平原广大地区,总面积达5.7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遍布黑土,水源丰富,素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这里曾经因水洼和沼泽众多,人畜掉进去一下子就被吞没掉,自古以来被当作凶险之地,丢荒了千百年,因而得名“北大荒”。
  王震视察后却认为,这儿土质肥沃,地原广大,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生产,认定这里才是他实现“大农业”宏伟构想的另一处好战场。1955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王震《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请示,并决定予以更大力度的支持。于是,王震挟着胜利的余威,又带领着十多万官兵,直奔北大荒,再次向荒漠开战,杀了个漂亮的回马金枪,再创辉煌。
  到2020年止,新疆的良田超过了一亿亩,年产大米六十万吨以上。北大荒的良田也超过了数千万亩,累计提供了上万亿斤的大米。
  随着粮食的丰产和足量供应,中华文明一步一步恢复了生机。
  与此同时,解放以后,中国的农业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农业体制和机制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者指出,根据社会发展形态的不同历史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分为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三个阶段之间有延续性和递进性。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总体部署和各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消灭城乡差别,构建农业现代化。
  1953-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农村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粮食产量增加。
  1957-1978年,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按工分分配劳动成果的经营形式,并由此形成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经营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开始从以增加产量为主的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发展道路,转向优化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技术经济主导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民收人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正在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现在,我们一般把中国东部和南部主要生产大米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定义为中国的四大粮仓。1997年到2020年的二十多年当中,中国粮食连年丰收,平均每年的大米产量达到了两亿吨。
  其中,并没有单独地提到新疆和北大荒。
  然而,王震将军的塑像就矗立在北大荒的原野上,那是他举起第一根火把烧荒时的情景。
  
  3
  2015年11月,有个人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国策,并把吃饭不愁摆在了第一位。几年当中,他几乎走遍了中国尚存的穷乡僻壤,创立了“精准扶贫”战略,使数千万人摆脱了贫困。
  这个人,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他说,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
  有个人,对这一番话深以为然,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这个人是中国的顶级农业专家袁隆平。
  2019年9月23日,习近平亲手给袁隆平挂上了共和国勋章,以表彰袁老对中国粮食安全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耀,那长长的一串金镶玉,黄的象谷穗,白的如晶莹饱满的米粒。
  2021年5月24日上午9时38分,乌云四合,长空如瀑,伴随着淋淋沥沥的雨声,仿佛宇宙星河热泪长流。湘水呜咽,经过的汽车自动停下,纷纷鸣响车笛。长沙的十里长街上,十多万自发的市民沿着灵车车队流动的路线缓缓地移动着,一起送别袁隆平老先生,这位跨世纪的先贤和老前辈。
  在长沙人的记忆当中,几个世纪以来,南方最隆重的送别的仪式还有一次:1906年5月29日,陈天华归葬岳麓,送葬队伍自长沙城绵延至赫曦台,十数华里哀声不绝。
  他走了,正如他在九十一年前,悄悄地来到这个世间,除了留下凝聚着他心血的累累科研硕果和世人满满的不舍与怀念,真的没有带走一丝云彩。
  袁隆平出生在1930年的北平。据为袁隆平接生的医学专家钟世藩老先生回忆,袁隆平出生时不哭也不闹,只用他那独特的小眼睛仔细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眼光里充满着好奇、慈悲与怜悯。
  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当时正处于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全家人虽颠沛流离,五六个子女嗷嗷待哺,日子过得非常艰难。1936年,全家人落脚汉口,袁兴烈任职平汉铁路局。一年后,抗战全面爆发,袁兴烈倾尽积蓄,打造了500把大刀,捐献给长城抗战的国民革命军。据说,这批刀全部交到了二十九军手中,他们如虎添翼,用这把刀砍杀了一千多名日本鬼子。此后,袁兴烈激于国之大义,旋又舍妻弃子,投笔从戎,参加了冯玉祥的军队,并担任上校秘书,亲自走上了抗日前线。
  父亲为了救这个生长他养育他的祖国,掏空了自己的家底,最后,还把自己捐献了出来。这份奋不顾身、赴汤蹈火的赤子情怀,影响了袁隆平的一生。
  他说,六岁那年,母亲带着他来到郊区的农村果园郊游,母亲告诉他,“我们餐桌上的粮食是土地里长的,身上的衣服也是土地里生长的棉花做成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
123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淘尽狂沙始见金

下一篇: 《 我家门前的百合花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中国的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为了喂饱一张张嘴,自古以来中国都注重农业,注重粮食生产。为了粮食,为了民生而贡献毕生的人,永远值得人们铭记敬仰,他们的精神不息,受惠的人们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英沙

    题目早就拟定了。袁老去世的时候,本就想以他个人的生平,写一篇纪念性文章。但是,一方面对他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各大报纸和媒体报道得又太多,而且,都以那些堆砌的科研名词和数据为连篇累牍。如何从字缝里提炼出精华,非常难。过后,激动的情绪慢慢冷却,才想起组织起一些材料,以完成这篇心愿。却不料,一动笔,写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以某些撰文者的观点来看,它是一篇类似于“报告文学”的东西。报告文学就报告文学,报告文学也是散文。我向大家报告一下,也算是完成了一个任务罢。

    2022-08-03

    回复

  • 落叶半床

    2022-0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