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旷评书】心愿

浅谈与感悟家乡作家余宗银先生的《椿萱情思录》

作者:高骏森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4-06-15   阅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汉·韩婴《韩外传》
  雨后,七月的故乡,山村是一副淡雅的水墨画。月亮渐渐升起,坐在大门口的场子里乘凉,山风从对面的山坡轻轻走了过来,路过田野,穿过竹林,不沾一丝尘埃的贴在我的脸上,拂煦。听着沟壑里积满潺潺的流水,还有三两只田蛙的歌鸣,这感觉,简直比神仙还要快活享受。王维的歌《山居秋暝》里面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时用在这风月的山村夜景,是再恰当不过。尽管,现在是夏天。
  原打算,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下山到县城的。可醒来后,发现窗外在下雨。山峦,烟雾一片迷蒙。下山要步行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方可有公汽乘坐。
  站在走廊,看水天一色的烟雨飘摇,我踌躇了良久,最终,没经得住姑爷爷同姑婆婆二老的盛情挽留,决定在他们家再呆一天,等雨停了下山。
  姑婆婆给我在大门口配置了一张竹睡椅,泡了一杯绿茶、装有一盘苹果、雪梨、葡萄等水果,让我打发这无聊的时间。
  睡在竹椅上,一个人望着山川田野被雨水淋湿的绿色,百般无聊地听着戚戚雨声,呵欠连天。
  山村静的出奇,本来就人口不多的一个村庄,因地理位置的缺陷,许多年轻人都迁移到了县城或是平地,当他们生活都稳定下来后,把自己的父母也都接走了。留下的,就是和这里一山一水有着终身恋情的老人,说什么也不愿意割舍。于是,本就安静的山村,现在显得更加宁静。
  为了赶走瞌睡,也为了打发这无聊的空虚,我从包里掏出了昨天中午在县作协聚餐结束后,新上任的作协主席赠送的一本县政协主席余宗银先生撰写的《椿萱情思录》个人文集看了起来。
  在我这次请假回乡之前,家乡文学论坛以及QQ群里,文友都在大力给《椿萱情思录》这本书提笔赋作文。而每一首诗每一篇文,都让我读的感动不已,更加增强了我渴望拥有这本书的好奇心。《椿萱情思录》到底写的是什么呢?能引起这么多家乡文友的深情感慨?!
  我是一个手脚都比较懒惰的人。“椿萱”二字,我只知道是两种植物,此外,还代表着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而对于这本书,我是这么的好奇,却不知道“椿萱”的真正含义,既不愿意查百度,更拉不下面子问群里的文友求得解释,就一直就这样悬着。直到读了家乡一位女诗人郭红玉老师以《余宗银》为题写的一首现代诗歌后,方才知道大概意思,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对自己已故父母的回忆录。
  翻开书的序言,是余宗银先生自己给这本书作的序。序中谈到了自己的父母是两位没有文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一生命运多舛,颠沛浪迹,但品德高尚、清正廉洁、质朴善良,用无比的真爱与酷爱,帮助了身边认识或不认识需要帮助的无数穷人,哺育出了优秀的作者和作者的姐姐。这种伟大的父爱和母爱,无言中,感天动地。序中作者提到自己父母本身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但是,他们却是十分地敬重文化人,十分地敬畏用铅字印成的书。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潮湿了,作者的父母是多么的有远见有卓识、多么渴望有文化、有知识啊,却时代与命运相连,他们的命运在那个年代,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啊。序中作者还说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建国十五周年,作者当年和父母居住的邻居有一位大哥,是当时的全国劳动模范,他的光荣事迹被国家出版社汇编成书籍公开出版发行,这位大哥的弟弟和作者是同班同学,又是很要好的朋友,于是,作者从同学手中借来了这本书,将书中介绍到邻居大哥的光荣事迹翻开放在父母的眼前让他们看。当时,作者的母亲就十分感慨地说,“上了书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将来我们家要是有谁能上书就好了!”于是,便有了让作者一生都无法忘记他的父母之间一番看似简单却让他刻骨铭心的对话,并撰写出了这本我们今天阅读的《椿萱情思录》书籍。作者父母的对话是这样的,父亲说:“我们家谁能上书啊,你做梦吧!”母亲说:“那不一定啰。”父亲不无打趣地说“反正我和你是不可能的。”母亲说:“那到是!”
  一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对话,充分可以让我们看出来,两位老人对文化人,对书,对能用铅字把一个人刻成文字的人,是怀着多么高的崇敬与羡慕呀。言语之外,更是多么的渴望自己家中的某个人有朝一日也能变成铅字印成书的人,那可是他们毕生最大的梦想。然而,在当时来看,他们这一想法确实如作者父亲所言,天方夜谭。而母亲的一句“那不一定啰”,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萌生出了作者终究有一日,要把自己的父母变成铅字,让他的子孙后代以及所有有缘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都能把自己的父母刻进心中,把他们在社会最卑微的身份塑造出最伟大的形象,感动后代,教育后代,感动千千万万所有的后生。这即是作者的心愿,也是他一份最纯洁的孝爱,来完成父母在人间最大的心愿,以及最意想不到的心愿,含笑九泉。
  此书是分两部分来写的,上部的总题目是《母亲的轶事》,分为《母亲的壮举》、《母亲的诺言》、《母亲的遭遇》、《母亲的出走》、《母亲的盟誓》、《母亲的子女》、《母亲的宽恕》、《母亲的宏愿》、《母亲的牵挂》、《母亲的辞世》十个章节。十个章节里,每一个章节讲述的是母亲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母亲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作者用平实的不能再平实的笔尖,虔诚、谨慎、尊重地写下关于母亲的点点滴滴,没有半个华丽的辞藻。从母亲的童年丧母,被迫无奈,拉着两个弟弟、背着还未掉奶的小弟弟四处讨奶,过早承受着成人无法承受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负担,一直写到母亲辞世人间。每看一章节,我的心就会生生的疼上七八分钟,喉咙哽咽,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流淌。
  看作者写的母亲文字,我一样如作者在灯下虔诚地写自己的母亲一样尊重与虔诚。每一个汉字,每一个标点符号我都没有漏掉,而且,看的速度也不快。但是,本书作者写的文笔相当质朴亲切,纯粹是用我们日常交流的话语来书写的,此书的排版也很精致,让人阅读的再多,一点儿也都不感觉到累眼。原本我是打算看几章节就收起来,等有时间再拿出来看的,却没想到一翻开就被感动的再也合不上了。
  文中《母亲的遭遇》同《母亲的子女》这两节,作者写到了母亲遇见了自己心爱的有情人却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哀,以及在家父的唯命下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后因自己的男人不务正业,到处欠账还不起的情况下,既然做出卑鄙的手段,把自己的老婆当给债主作抵押。当母亲被家里的小徒弟发觉后,及时给母亲通风报信,并大力帮助母亲逃劫,总算逃掉了一场蒙辱之羞。背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作者同母异父的姐姐)离家出走了。出走后的母亲为了母女二人的生存,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月,吃尽了人间的许多苦头,也遇见了帮助自己的许多好人,其中伴陪自己走到人生生命尽头,并有了一个真正所谓温暖的家,有了能为老祖宗传宗接代生下自己亲生儿子的伴侣,作者的父亲。
  这其中,有痛苦的疼痛,禁不住作者伤心回忆,也禁不住读者读后,心中难以平息的疼痛。也有好人终有好报,山重水复后,盼来的柳暗花明的幸福。让作者深深地吐一口气,一个欣慰,也让读者深深地吐一口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吉人自有天相。
  于是,我想起了家乡女诗人郭红玉老师以《余宗银》为题写的那首现代诗歌:

  母亲的那顶花轿恍恍惚惚的从书中飘出来
  许多个幸运的不幸的新娘从历史中走出来
  母亲是个幸福的嫁娘
  头发被高高挽起,插满金银珠饰
  开脸的仪式庄重而又排场
  想起那不曾谋面的新郎
  你忘记描写新娘脸上的红晕
  却写出了陪十姊妹时母亲的心伤
123
  审核编辑:火飞娃   精华:火飞娃
【编者按】 红尘会员   火飞娃:
《椿萱情思录》是对父亲、母亲往事的怀念和回忆。骏森这则评论写得真挚,风格是一如既往的自然朴实,内容既有现实的立体,又有书评的蕴藉,是对当代作家和当代文学作品的一次挖掘,很有价值。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