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情感散文 > 看电影

看电影

作者:夏冰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4-06-27   阅读:

  
  围绕看电影,也闹过笑话。70年代中后期,我们家临时在妈妈工作的学校所在村子租房住。一天,妹妹欢天喜地跑回来,气都没有喘匀,就说:“妈妈妈妈,今晚演电影哪!街上贴出海报来啦!”我们问她演啥,她挠挠头发,顿了顿,说道:“对了,‘猪家99号’!”什么?“猪家99号”?这叫个啥电影?直到晚上电影开演,我们才知道,原来,片名是叫《猎字99号》!后来,我们常常跟妹妹逗笑:“猪家99号!”她鼻子一抽,嘴一咧,想要哭的样子,我们就赶紧再说些别的话,哄她开心。唉,这女孩子,就是麻烦。虽说是小事一桩,不过想起来也蛮有趣儿。
  1975年以后就一直跟父亲在他执教的学校上学了。这所学校所在的村子里,隔三差五放电影,我兴致勃勃跟着老师们去“戏台场”(即舞台前的空地)占座,那场面与少小时候跟姥姥在乡下看电影时差不多。有时去得晚了,只好在银幕背后看,尽管一切都是反着的,看去让人觉得搞笑,但是毕竟可以选择正中间,能看得清不说,还避免了拥挤。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的,利弊相随。那时候看了不少片子,像《侦察兵》,《英雄儿女》,《上甘岭》,《闪闪的红星》,《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江春水向东流》,《苦菜花》,等等。说起来也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其中《英雄儿女》中英雄王成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的“向我开炮”,当时过目难忘,至今记忆犹深。还有穿着红军军装的潘冬子,其肩挎步枪走在队列里的神气活现样,不知让我们羡慕了多少个日子。
  1975至1976年之间,受时代局限,也看了一些政治意味很浓厚的影片,像《决裂》,《欢腾的小凉河》,《红雨》,《春苗》等等。那种火药味严重、一说话就上纲上线的情节,一点也不吸引人,但是也并非一无是处。像其中《决裂》里,由葛存壮老先生扮演的老教授给学生们讲解“马尾巴的功能”,煞有介事,惟妙惟肖,让人捧腹,成为经久不衰的一个情节,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成为我们课余时间娱乐玩笑的亮点,总算是给相对乏味的生活增添了些许情趣。
  70年代末,这所学校有了一台黑白电视,每天在办公室门前公开放映。日本影片《追捕》就是在这台电视里看的。说来也挺纳闷儿,现在很难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影视明星有刻骨铭心的留恋了,倒是二、三十年前那些国外电影演员叫人深深着迷,怀念。像阿兰•德隆(我所喜欢的佐罗的饰演者)、苏菲•玛索、中野良子(饰真由美)等等,可以一口气说上一大串。尤其是高仓健,那简直是我们心中的偶像,魁梧的身材,俊秀的面孔,幽默的对白,更主要的是他那英勇无畏的“硬汉”特质,唤起了我们由衷的敬仰和爱戴。看着他饰演的杜丘,那实在是过瘾!看过一场《追捕》后,连续几天,我和同学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杜丘,模仿杜丘,乐在其中。那时候我正在上初中。在当时,决想不到三十多年后,“杜丘”还能如此鲜活地“活”在我们心里。至今,我还精心保存着许多有着“杜丘”形象的电影画册。这已经成为我心中永远的念想了。想来高仓健已是古稀之人,但他塑造的那些经典形象,却永远不会苍老,永远不会逊色。让人欣慰的是,在张艺谋新片《千里走单骑》中,我们又看到了这个久违的身影。他那伟岸的身材,清癯的脸庞,本色的出演,依然大放光彩,让人叹为观止。
  高中毕业后,我在村里做代教。那是80年代初期。有一天晚上,都9点多了,大喇叭里吆喝半夜12点后演电影,一部片子好几个村子轮流放,此时此刻正在邻村演呢。睡到临近12点时,喇叭里又吆喊开了。于是我和妈妈穿衣起来,到了电影场子里,是在舞台前的场地上。嗬,人还不少呢!演的是印度片子《奴里》。正看到奴里被坏人纠缠时,下起雨来。片子里电闪雷鸣,电影场子里雨声沙沙。有人说片子里的坏人太坏了,连老天爷也看不忿了。起初雨不太大,人们坚持冒雨看。后来越下越大。没办法倒到舞台后台上放。人们也溜溜啦啦跟着上了舞台。其实冒雨看电影已经不是头一回。1977年的时候,一天晚上跟表哥骑自行车到相隔5里地的邻村看《车轮滚滚》,雨是越下越大,人们站在雨地里,连雨伞雨衣也没有,就那样一直看。
  赶上村里演电影,我们一家子临去看时,顺便招呼同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三伯父,他就会问:“打仗不?”听说打仗,便也乐呵呵地相跟着去看。按他的话说,不打仗,那还叫个电影咧!可叹伯父一辈子没有念过一天书,一点也看不懂电影情节,只有那些打仗的片子才能迎合他简单的心思和趣味。
  3.
  那时候人们文化生活异常单调枯燥,除了打牌下棋之类,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几个具有垄断意义的样板戏以及迎合形势的小演唱、快板、数来宝等,不能满足人们内心里那份渴望。就是听收音机里的电影录音剪辑,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并非家家能有一台收音机,而且一家子收听节目的兴趣爱好还往往不一样,你要听唱歌,他要听山西梆子,她要听相声,老是要发生冲突。因此能够看上一场电影,好像过年过节一样,委实是心里最大的慰藉。那是全民狂欢的节日,所以好多片子已经看过了,还要去看。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厌烦。一夜演两到三部片子,人们大都要坚持看完。半夜三更回家睡觉,心里也是喜滋滋的,并不耽误第二天早起干活。后来我到了县里第一大企业上班,厂里团委、工会不定期为工人们发电影票,那也是十分令人值得期待的事情。在我担任车间团支书的时候,为了调动团员们做好事的积极性,就以电影票做过诱饵。也亏了那时候厂里景气,各方面正规,有一定的活动经费。
  小时候那些电影,已经成为我生命里的一部分,渗透血液,融进灵魂。现在,每天清晨,我喜欢面包加牛奶,胜过家常稀饭馒头。我不是挑食,我是尽量按照自己不争气的胃的要求来选择食物的。每每吃着面包,喝着牛奶,情不自禁就想起了《列宁在1918》中“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的经典台词,在简单的早餐里感受生活的真切滋味。《南征北战》中的台词“不,军座,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让人开心地感受到了幽默风趣特色,让我们看到了国民党军官吃了败仗还煞有介事找借口的滑稽相。《铁道卫士》里好人坏人在火车上的追击打斗,印象也十分深刻。还有片中的插曲:“嗨啦啦啦啦嗨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打败了美国兵呀,全国人民好喜欢呀……”有事没事,我们就喜气洋洋地学唱。还有《看不见的战线》,一来就想起那个“老狐狸”拿着小手枪,顶开马路中间的下水道盖板,鬼鬼祟祟钻出来的情形,想起来就想笑。还有那段经典的对白:“你拿的什么书?”“歌曲集。”“什么歌曲?”“阿利拉。”……上学时候我们经常模仿,心里的快乐无可形容。
  少小时候看电影,培养了我对电影的兴趣,使得看电影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种爱好,这为我以后进入主动自觉、有所选择地看电影的轨道,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点,是我小时候无法预料的。
  4.
  进入80年代,电影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空前的改观,国内新片迭出,诸如《瞧这一家子》、《小花》、《少林寺》、《画皮》、《喜盈门》、《赤橙黄绿青蓝紫》、《巴山夜雨》、《戴手铐的旅客》等,不少译制片也如雨后春笋,令人瞩目,像《沉默的朋友》、《桥》、《佐罗》、《大篷车》、《摩登时代》、秀兰•邓波儿系列等。那正是我高中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我先是做代课教师,语文之外,兼代音乐课。其时刚刚看了《少林寺》,便教学生们学唱其插曲《牧羊曲》。其实我也不懂曲谱,但是靠跟着识谱的母亲临时抱佛脚,学了两夜,居然能凑合着唱下来了,第二天试着教给学生们,倒也其乐融融,博得学生们的喜爱。
123
  审核编辑:沁芳闸   精华:小晓追梦

上一篇: 《 久旱逢甘雨

下一篇: 《 老黑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慢慢的看着,就象在看一部关于电影的纪录片,而电影一直贯穿了整个社会的变迁。笔者喜欢看电影与姥姥有关,姥姥虽然不识字,但却看的懂,而且爱看电影的姥姥也比奶奶更让人感到快乐,所以小时候对电影的回忆就象是在写我的姥姥。进入成年,因为时代局限,看电影了成了最享受和让人快乐的事,连谈恋爱也是在电影院完成的。进入当代,为了合上儿子的生活思想节拍,和他一起追看电影。于是,有生之年,电影让人觉得迷人而神奇。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