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耕云种月    授权级别:A       2014-07-03   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自然课以靓丽的姿态进入课堂,图文并茂,由《自然》提升为《科学》。在新课程理念的形式下,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呢?笔者作了以下探索与实践。
  一、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树立教学的新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素养为宗旨,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索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身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科学课的评价,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把应试教育转变素质教育,通过创新的教育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终身为主动接受,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要求以探索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汲取新的教学方法,树立以探索为主的新理念,以课标为导向,正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业。
  二、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渗透新思想和新理念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事物,处处留心科学,关注科学,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懂得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的有关问题,重视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结合,教师要把科学教学的重心从原来的《自然》只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转移到科学的方法上,探究能力上,转移到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科学素养的培养,使教育更加贴近人的发展。培养学生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有带着更多的、更高深的新问题离开课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科学的集石,是所思维的动力。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问题。教师是学生科学探索的组织者,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敢问、敢说、爱说、会说、敢做、爱做、会做,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究的科学过程,让学生在科学的生活中,亲身经历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收看多媒体课程资源
  让小学生首先认真学习科学课本,带着问题去看远程教育资源,收看同步的多媒体课件,利用资源库中的认识模块、探究模块、扩展模块。利用认识模块为学生提供了自然界和生活中大量的事物和现象,并用规范的科学语言教进行解读。探究模块用多媒体手段体现了事物的原理、本质、结构作用及相互关系等。知识扩展模块是教材内容的补充,保证了教于学中个性化学习需要。突出了教学目的和学习目标,创造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通过观看资源,认识自然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启迪学生睿智的好奇心,拓展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的好习惯。课余时间观看《身边的科学》,选题都是来自小学生身边,尽量贴近生活。从生活现象切入,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富有情趣的话题给小学生留下一个足够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不简单讲述某一科学结论,而更关注探索的过程和方法,更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情趣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成为点燃学生科学热情之火的火种,增强学生从小学科学的浓厚兴趣。
  四、科学探索学习策略,让学生会说
  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玩是他们的天性,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他们就不仅玩的开心,玩的放心,玩的尽心,而且能使他们玩的有所发现,玩的有所感,领悟出科学的道理。课堂要创新,改变以前的口授耳听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创造宽松的、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氛围。要创造各种悬念,使课堂对学生有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发现自然科学的规律。因为科学创新始于问题,学生能否发现问题,则在于是否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进而从好奇心中的到某种启示。学生要学会做简单的实验,操作是科学课的灵魂,操作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做实验,更主要的让学生经历科学发展的过程,大力提倡探索性实验,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应对每节内容编写课堂同步练习,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审核编辑:贝贝   
【编者按】 往期编辑   贝贝:
作者从四个方面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论述。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