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凉州》第67章:密令被截,重华英年早丧

卷十一:重华继位(6)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10-11   阅读:

  
  张重华得到东晋同意出兵的承诺,未能封“凉王”的失意之心才稍微得到平复。后赵灭亡,前秦建国后,张重华立志攻打前秦,恢复晋室,做先祖们未能做成的事。有了东晋的承诺,他攻打前秦的信心大增。命令秦州刺史王擢组织冬季大练兵,为来年东西联合伐秦做好准备。同时,在姑臧城外也组织了东征前的大练兵,作为王擢的后继部队。
  但是,二十七岁的张重华正在组织大练兵时,张重华突然得知了后宫的乱象,张祚的丑行暴露。张重华极不情愿地发现同父异母弟弟张祚与自己的亲娘马氏通奸,同时还与自己的妻子裴氏通奸。不仅如此,猪狗不如,颠倒人伦的张祚,连后宫张氏的晚辈女孩都不放过,统统奸淫。年轻气盛的张重华,那能经受如此羞辱,一听到张祚的丑行,羞愤难当,气愤异常,突然气血攻心,就如遭遇雷击一样,把他彻底击倒了,一病不起。
  在之前,他从后宫中也听到过闲言碎语,但只听说后宫的仆人丫环,被张祚威逼,不得不委曲求全,被张祚玩弄。但张祚与后宫张氏的女人们有染的事,也只是捕风捉影,没有真凭实据,张重华并不相信。他以君子之心度弟弟,认为张祚再坏,也不可能坏到猪狗不如的地步。对后宫这些丢人显眼的事,羞于启齿,无法与外人道。相反,还要时时维护张祚的面子,维护被张祚作孽、破坏殆尽的张氏世代祖先的尊严。现在,面对禽兽不如的张祚,他连自己的亲娘,自己的妻子,都失职失察,没有保护好,又有何颜面保护凉州一国之臣民。再没有什么打击,比羞辱更重的了。
  这些年,张氏家中的乱行,除张重华不知外,其他官宦,张祚的死党们,都一清二楚。保全性命要紧的官宦们,都知道掺和君主家事的后果,就都看见了装看不见,听见了装听不见。偶尔遇见张祚,都是远远地躲着走,绕着过,不敢照面。要不是张重华亲自发现,这些官宦们可能永远地闭嘴,包庇张祚的恶行。一些正直的大臣见张祚丑行已经暴露,张重华被气倒,病得不轻,就赶忙劝张重华快立世子,以防不测。在古代,立明世子,天下百姓就知道未来的储君是谁了,心里就有了依托,阴谋家们法无依据,则少了一个争权夺利的借口,往往能避免重大的宫廷内乱,避免血腥风雨,进而稳定军心民心。
  张重华立即听从建议,立年刚十岁的张曜灵为世子,赦其境内。
  病重之机,张重华想调动宫中亲信诛杀张祚一众逆党,但心有余而力不及了。他知道张祚凶残的本性,弄不好,只能是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加速宫廷政变的到来,甚至连累忠臣、亲属、儿女遭遇血光之灾。他能做的,只能是装无其事,在宫中严禁道出知道张祚丑行之事。把辅佐世子张曜灵的大位置空,虚以待位,安抚张祚,以病拖延,等待机时。
  张祚(327-355)是张重华的同父异母哥哥,与张重华同岁,只比张重华大几个月,字太伯,小名螽斯,凉武王张轨曾孙,凉明王张寔之孙,凉文王张骏之子。史书上说,张祚“为人狡诈,善于内外奉承”。
  拖到秋天,河西蝗虫生灾,蚕食了大片的庄稼。螽斯虫无庄稼可食,亦由乡村挺进了城市。张重华立世子没几天,有官员发现螽斯虫在姑臧城安昌门外,“缘壁逆行”,绿麻麻一片,在墙上爬行。
  张瓘之弟、前凉都尉张璩(又名张据、掌璩)看见满墙爬行螽斯虫,觉得不是一个好兆头。就给张重华谏言曰:“螽斯是张祚的小名字,今螽斯逆行,兆应张祚惹祸,生灾不小,请君王把张祚清除出姑臧城,以防祸患。”
  螽斯虫者,蝈蝈也。大禹崇拜蝈蝈,而成大禹氏族之图腾。《经》中更有赞美蝈蝈的民歌《螽斯》:“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整篇文字都在颂扬着蝈蝈的种族兴旺,反映着人们对生命繁衍的企盼,是一首祝人多生子女的喜庆民歌。久之,成语“螽斯衍庆”,便成了喜贺子孙满堂的吉祥语,蝈蝈也就成了民间寓意多子多孙,多福多寿的象征。但是,小名叫螽斯的张祚,一点没有给朝野留下喜庆美好的印象。
  张璩是张氏宗族人,当然比别人更操心张氏政权的安危,但是,他没有理解张重华的良苦用心。张璩提醒张重华必须提防你那个哥哥张祚,是个是非人,小人,凉州将来必因张祚而惹大祸,最好把张祚杀掉,不杀掉,也要外放,调离姑臧,是情真意切的。作为同宗族人,不管辈份大小,话说到这份上,说明张祚篡逆的野心,在朝野已经人人皆知了。
  张重华从内心里感激张璩,但在他病重的节骨眼上,姑臧已经脆弱得经不住一丝风吹草动,这忠言只能听,不能做,还不能流露出一点情绪。否则,会弄巧成拙,引起哥哥狗急跳墙,提前反目,把一切事情搞砸。张璩此计无疑是加速宫廷政变的催化剂。张重华努力装出反对的样子,“笑话”同宗张璩,你难道连《经》都没读过,不知道蝈蝈的寓意,就说:“这是子孙繁昌之征,怎么说是灾异呢?我昨天晚上做梦,还梦见吾兄张祚摄政,正行周公之事,专门辅佐世子张曜灵呢。我也正打算这样做呢。君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
  张璩看了看张重华病歪歪的眼神,马上明白什么意思了。
  此时,张重华身边无将,他最亲信的两员大将,谢艾被张祚诬陷,贬去酒泉七八年了,他羞的不敢开口,更无脸面再求谢艾。王擢镇守秦州,为前凉坚守着东部边境的安全。张氏门宗中的重要将领张瓘,又镇守着前凉的南大门枹罕,也不敢调回姑臧。姑臧城没有亲信将军戌卫,已经弱不禁风。张祚的势力集团早在暗中蠢蠢欲动,耳目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张璩拿蝈蝈给张重华说事,张重华借机演戏,以做梦为引,说要让哥哥行周公之事,辅佐世子。这话自然是说给张祚听的,想以此打消张祚顾虑,至少稳住张祚。张祚的亲信将此话传给张祚,张祚果然信了,得意地对宠信们说:我弟弟性仁慈,这是做手足的优点,但却是做君王的最大缺点,等我辅佐世子后,都许你们荣华富贵。
  张重华怎么能不知张祚的凶险呢。他与庶兄张祚,虽是同父异母兄弟,血管里流着一个爹的血,但张重华心实,仁慈善良,张祚心恶,奸诈淫荡,一个是君子,一个是小人。是老天爷配给张氏第四代的一对绝配,一对冤家。自父亲张骏立张重华为世子后,张祚的心里,其实就一直不服气。凭什么,你的母亲大,你就成了王,我的母亲小,我就成了侯。张祚为与张重华作对,靠勇力,靠吏干,倾巧善事内外,左右逢源,专挖张重华的墙角,很快与张重华嬖臣赵长、尉缉等结拜成了异姓兄弟,凝成了一股绳。自此,张祚势力集团正式形成。张重华为政的八年,实质上就是被哥哥张祚软欺负、活受罪的八年。
  此时的张祚,就如定时炸弹,稍一不慎,就会引燃起爆,招致宫廷大乱,血光成灾。张重华坐卧病榻,如履薄冰,谨慎行事,稳住张祚,拖延时间,以蝈蝈戏,给张祚许了愿,吊足了张祚的胃口,但又没有立即下诏,给张祚以军政大权,辅佐世子。因为他知道,仅靠张璩一人不行,他在等待着另一个人的出现,一个他想天天写信征回而又羞愧难当,不敢写信的人出现。
  前凉建兴四十年癸丑(353年)十一月初,奇迹出现了。
  酒泉太守谢艾,听说张重华被张祚气倒病危,认为张祚必会阴谋篡夺权位,就豁出性命安危,急速修书一份,遣人驰马秘密来到姑臧,给张重华上疏谏言:“有权势而得宠的人当政,君王的政权将有危险,王室也有危险,臣乞求君王速速把我调回姑臧,入宫侍奉,并戌卫姑臧城的安全。”节骨眼上,谢艾直接点名道姓地劝谏张重华说:“长宁侯张祚及赵长等人将要祸乱朝纲,应该把他们全都赶走,调离姑臧。”《资治通鉴》的记载是“宜尽逐之。”这谏言,和张璩的谏言一模一样。
  十一月初十日(353.12.21)己未,张重华的病已经很危重了,他靠在病榻上,吃力地看了谢艾的上疏,不由得被谢艾的忠诚感动,激动的泪水,禁不住长流。亲情如何,手足如何,在国家最危困的时刻,还是谢艾,不计两贬前嫌,给他送来了暖心窝子的谏言,使他看到了前凉的希望。张重华的泪还流着,流的是感激之泪,愧疚之泪。他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谢艾。八年了,谢艾被哥哥张祚势力诬陷,排挤,得不到重用。而他作为凉王,却无能为力保护自己的忠臣良将。不但保护不了谢艾,给不了谢艾应有的封赏与功爵,还把谢艾贬到了酒泉。谢艾不但毫无怨言,还兢兢业业,把酒泉打理得井井有条,郡境安宁,百姓安乐。关键时刻,又不顾自身安危,真情上疏,要前来姑臧保护凉王,戌卫姑臧的安全,防止姑臧的动乱。心随想,今生能得谢艾一将足矣。张重华自知个人的性命将尽,没有几天了,就坚忍着病痛,亲笔写了遗诏,任“谢艾为戌卫将军,监中外诸军事,辅佐朝政”,密令属官立即把遗诏安全送出姑臧城外,送达酒泉谢艾手中,征调谢艾回姑臧,与张璩联手,戌卫姑臧城的安全,铲除张祚逆党。
12
  审核编辑:许有科   精华:许有科
【编者按】 散文主编   许有科:
步步惊心的宫廷大戏,期待张祚是怎么继位的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